熱門搜尋:

【易道縱橫】君子效乾自強不息 銘記歷史守護和平

2025-09-15 04:20:23 教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早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盛大的紀念大會與閱兵儀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警示人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開始,至1945年勝利結束,足足長達14年,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

紀念抗戰歲月,並非鼓吹或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毋忘國恥,汲取教訓,珍愛和平,莫負前人。每一位中華民族的兒女,都應銘記這段代價沉重的歷史,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世代,照鑒先烈前賢在逆境中表現的正面價值觀,傳承文化精神。

在現行價值觀教育中,教育局為學校訂立了十二種應當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仁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團結等。筆者認為,以上諸項價值觀,全部盡在這場抗日戰爭中得以體現,其中「堅毅」、「承擔精神」與「團結」幾項,尤值得重視。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附近的南滿鐵路,誣指為中國東北軍所為,隨即攻佔瀋陽,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史稱「九一八事變」。9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過《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滿洲事變的決議》,號召全國人民武裝,組織游擊聯隊,共同抗擊日軍侵略。

此後,中國軍民先後經歷淞滬會戰、平型關戰役、繁昌保衛戰、長沙會戰、台兒莊戰役、百團大戰、滇西緬北會戰、豫南戰役等不同戰役。在這些戰役中,中國軍民並未輕言放棄,任由外敵宰割,而是在逆境中堅毅奮戰,團結一心,以血肉之軀築起了保衛民族尊嚴的長城。

此一精神,正與《周易》象徵剛健正直的〈乾〉卦一致。〈乾〉卦六爻皆陽,爻辭以龍氣沖天為喻,訓勉君子應當效法天道之剛健運行,進德修業,努力不懈。〈乾〉卦辭曰:「元亨,利貞。」謂君子做事堅毅正直,從一開始便能亨通順利——「元亨」,但能否持續發展,則視乎君子能否堅持正直地勇往向前——「利貞」。《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清楚說明了〈乾〉卦的主旨。君子自強不息,則可與天同行;甘言放棄,便會逐漸墮落。

〈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二爻並見「利見大人」語,說明不論份位在上在下,具正直中和德行的君子,必將互相呼應。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崗位中發揮〈乾〉之陽剛特性,以自強不息的堅毅精神奮發向上,從「潛龍」到「飛龍」,一直堅持推己及人,以積極正面的精神與價值觀啟發大眾,便能人人「利見大人」,人人「飛龍在天」,國家「群龍」並起,百花齊放,各展所長,不分高下。〈乾〉用九爻辭曰:「見群龍無首,吉。」即寓意此一理想境界。不懂《易》理者,望文生義,誤以「群龍無首」為凶象,張冠李戴,大謬不然。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提醒我們要自強不息,居安思危,銘記歷史,汲取教訓,珍愛和平。人心不能繼續淪陷,有德君子,務須傳承中國文化,堅守其正面價值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為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謝向榮教授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