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大常委會通過法治宣教法 港教界:為全民法治教育指明方向

2025-09-14 04:23:49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9月12日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包括加強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宣傳教育,增強香港特區同胞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意識,更有專章說明青少年法治教育內容。多名香港教育界代表認為,新法可為本港進一步加強憲法、基本法與法治教育鞏固基礎,建議特區政府可以制度化與多元化方式,將法治宣傳教育深化至校園與社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共7章65條,包括總則、社會法治宣傳教育、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宣傳教育、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

在有關青少年專章中,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加強協同配合,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規定了教育行政部門、司法機關、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網絡服務提供者等,對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承擔的職責任務。

香港特區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中小學課程已涵蓋相關內容,如小學人文科設有「基本法與我」主題,由淺入深講解憲法與基本法關係、特區憲制秩序及居民權利保障,強調培養守法意識。新法有助特區政府協調各部門與非政府機構推動法治教育,並與現行學校課程銜接。

建議跨學科融入基本法等知識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法治宣傳教育法從制度層面為全民法治教育指明方向,在此基礎上,香港教育局應與教界創新協作,建議學校檢視校本課程,跨學科融入憲法、基本法及相關法律知識,結合「國家憲法日」恒常舉辦升旗、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同時教育局可與法律界與大專院校合作,為師生提供專業培訓與主題講座,並與法律界專家共同研發分齡教材、網課與多媒體資源,配合短片與資訊圖等新媒體推廣及體驗式學習。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鄧飛認為,學校應從課程與活動雙線推進,將法治教育全面融入公民科、公民教育等常規課程,系統講解憲法、基本法與國安法例;定期舉辦法治主題周和模擬法庭活動,讓學生扮演法官、律師、當事人等角色,親身體驗司法審判流程,增強對法律程序和公正司法的理解,以及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入校分享真實案例。

他並建議教育局推動跨部門跨界別合作,聯同律政司及法律界舉辦知識競賽、徵文比賽等,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以及邀請資深大律師組成講師團,為教師開展專業培訓,提升教師法治教育水平,讓教師能更準確地傳遞法律知識,還可與民政部門在社區推廣,延伸學校教育成效。

倡教界組織研討會交流教學心得

鄧飛又建議,香港教育界團體可組織教師法治教育培訓研討會,交流教學經驗與心得,共同開發優質的法治教育教案和教材,學校之間也可開展校際法治教育交流活動,分享成功教學模式和實踐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黃錦輝則認為,必須強化學生對「一國兩制」與憲法的基礎認知,並透過實地走訪與參觀國安相關部門、法律機構等,將課外學習納入評核與紀錄,並建議由學校負責安排流程與時段,內容由法律界提供專業支持,並把法律服務機構納入「校企合作」。他建議在修訂小學常識科及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時,增補關鍵法治議題,提升教材專業度與實用性。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