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反歧視反傾銷為減少市場不公平行為提供更準確實施基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9月13日晚間,中國商務部連發兩條舉措,分別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以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商務部一天之內發布兩條針對美國的舉措不能簡單理解為「反制」,不論是反歧視調查還是反傾銷調查,都是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現實情況,提供更準確的實施基礎,從而減少市場的不公平行為,也為中美即將到來的第四輪經貿會談創造更健康有序的環境。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3日發布聲明,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在集成電路領域對華採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聲明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高度關注並支持中國商務部依法捍衛中國產業企業正當權益。
中國商務部13日發布公告,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
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國被調查措施啟動反歧視調查。調查期限通常為3個月,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根據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本次調查對象為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
美做法損害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3日應詢指出,近年來,美國在集成電路領域對華採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調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這些保護主義做法涉嫌對華歧視,是對中國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遏制打壓,不僅危害中國發展利益,還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七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等規定,中方決定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調查,後續根據實際情況對美採取相應措施。本次調查將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歡迎包括中國國內產業、企業在內受美方措施影響的各利害關係方積極參與調查。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根據公告,調查對象為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包括四個主要方面(見列表),以及美國在集成電路領域,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零部件、材料、工具在內的各個環節以及具體應用場景等,對華採取的其他歧視性禁止、限制或類似措施。
對美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調查
此外,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調查範圍為,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產品描述為相關模擬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藝製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柵極驅動芯片。
周密對香港文匯報指出,集成電路、半導體等行業的涉及面很廣,對於經濟、產業、技術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關鍵性的影響,再加上迭代速度很快,所以市場秩序和公平性尤其重要,否則一旦市場環境扭曲,將對相關行業乃至全球經濟的韌性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周密提到,美國自2018年立法,對中國包括集成電路在內的很多產業,採取了非常多的針對性措施,這些措施對國際貿易的公平性,對貿易雙方的互惠互利,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中國發起反歧視調查,本質上是希望能更清楚地了解美國的不合理措施到底造成了多大影響,對傷害進行評估。「正因為對方違反了WTO的最惠國待遇,採取了歧視性做法,我們才會相應展開反歧視調查。」周密說,這是中國遵守國際多邊主義承諾,履行中國相關的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的體現。
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周密說,本次反傾銷調查的對象是相對成熟製程的芯片,其中大量的美國企業一直致力於尋找全球重要市場,而中國市場無疑是全球芯片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他還提到,受到反傾銷調查的芯片使用範圍相對較廣,除了在傳統的電器領域有廣泛使用,在新能源相關產業也有通用需求。如果能為其打造一個正常的市場發展環境和競爭秩序,將有利於芯片的規模化發展和集中度提升。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