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國家「十五五」新機遇 香港金融新作為

2025-09-13 04:15:57 評論

譚岳衡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了「十四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效。展望「十五五」時期,藍佛安表示,財政部將緊緊錨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更高效能加強財政宏觀調控,更大力度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更高水平推進財政科學管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新的財政力量。

全方位對接「十五五」規劃

「十五五」時期(2026-203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五年,是實現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承前啟後之期。作為繼「十四五」開局起步、「十六五」衝刺收官之間的中堅時期,「十五五」既是深化推進「十四五」戰略部署的延續期,也是對2035年遠景目標實現進展的中期評估和全面發力期。「十五五」規劃的編制與實施,不僅是落實二十大戰略部署的關鍵抓手,更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

香港作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窗口,更應主動從「超級聯繫人」向「超級增值人」躍升,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經濟層面,深化與內地互聯互通,支持「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金融層面,強化香港作為亞太區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服務國家金融安全與高水平開放,並以制度型開放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在民生層面,促進區域融合,推動大灣區在教育、就業、社保、醫療等方面規則銜接,支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養老、住房等民生合作,共建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

發揮金融優勢服務國家戰略

金融作為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和國家戰略所需交匯的關鍵領域,尤需精準施策、率先突破,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發力。

一是發揮跨境金融樞紐作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十五五」規劃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打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動的堵點。支援內地優質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引導全球資本「引進來」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

二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金融引擎,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緊扣「十五五」時期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部署,構建服務科技創新全周期的跨境金融生態體系。以「資本賦能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設立專項科技金融基金,重點投向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前沿科技領域。通過「股債結合、投貸聯動」的綜合服務模式,聯合創投機構、產業資本、科研機構及產業園區,形成「早期孵化—成長加速—併購重組—境內外上市」的全鏈條金融支持機制。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輕資產、高風險、長周期的特點,創新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研發費用融資、專利保險、技術股權置換等金融工具,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

三是服務民生福祉與共同富裕,助力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緊扣「十五五」規劃關於改善民生的戰略目標,把握境內居民對全球化資產配置需求持續上升的重要機遇,大力發展高質量、普惠型的離岸資產管理業務。通過金融服務的精準創新與模式升級,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充分彰顯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關懷與溫暖底色。

四是引領制度型開放,提升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話語權。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對接與標準制定,爭取在綠色金融、可持續投融資、ESG披露等領域率先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業務規範,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亞洲碳交易定價中心和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同時,深化離岸人民幣業務創新,拓展點心債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及衍生品交易,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與港元穩定幣在「一帶一路」項目支付、大宗商品結算中的應用場景,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為國家參與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提供金融支持。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