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調查報道】黑學店索價十萬 聲言助變「本地生」 稱每年僅在港上課50天即達標考DSE 教育局設小組突擊巡查

2025-09-12 04:23:02 香港
●「張老師」聲稱到校出席約50天便可掛靠獲得相熟中學學籍。香港文匯報記者林泉 攝
●該補習社在商場租下多個舖位。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平日,課室內有老師正在上堂,而學生未有穿着校服,疑為自修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該補習社門口貼滿學生成績單或證書副本。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日起接受明年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考生報名。特區政府果斷杜絕「影子學籍」或「借殼辦學」等歪風,香港文匯報記者卻發現坊間有補習社索價十萬元,提供「特別服務」助非本地生規避新的居港年期規定,負責人聲稱與太子區一間中學有合作關係,讓學生每年只需上課約50天,便能以低出席率掛靠該中學,滿足新規定考取資助大學學額。教育界人士提醒,事件可能屬補習社的騙案,呼籲考生切勿上當。●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泉

根據教育局新規定,2028/29學年起,所有人才簽證或簽註持有人之子女必需在港居住滿兩年,才符合「本地生」定義,以申請香港的大學資助學額,否則要支付逾三倍的非本地學生學費,且非本地生的學額較少,競爭激烈。新政策提供一年緩衝期,2027/28學年升大學的DSE考生,必須於考試前在港就讀或居住至少一年。

特區政府教育局亦雷厲風行,因應新規定成立突擊巡查小組,確保學校運作合法合規。局方近日去信全港學校,信中明言學校必須及時更新學生紀錄,以便局方準確掌握學位空缺情況,強調不論學生年齡、就讀級別或任何缺席原因,在學生連續缺課的第七個上課日,學校必須向局方申報,不能延誤。除非有合理原因,長期缺課者將不被點算為實際在學,學校亦不應為其保留學位。

針對「雙重學籍」、異常升留級與超額收生情況,信中強調,每名學生不能同時在多於一所學校註冊,學校並必須根據專業判斷,按教育原則及學生需要決定升留級安排,局方會配對分析所得資料,並作抽樣調查,嚴肅跟進異常情況,如有需要會調整相關學校的核准班數及應得撥款。

不過,坊間卻有零星補習社聲稱有「特別服務」規避新規定。香港文匯報記者自稱為人才計劃申請人的內地子女,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帖求助,隨即收到多間香港補習社回應,其中一間機構言之鑿鑿表示:「我們有辦法」,並相約到粉嶺的總店詳談。

該補習社的規模頗大,且主攻DSE課程,門前玻璃貼滿獎狀及學生試卷,展示補習成果。推開玻璃門可見,單位內設有多個劃分區域作課室用途。接待記者的「張老師」是香港本地人,帶領記者參觀期間,有數名中學生進出課室,亦有老師在教室內教授DSE課程,這些學生身穿便服,疑似是自修生。

稱與合作校有聯繫 「出勤率有彈性」

「張老師」因應記者聲稱是2027/28學年升大學的DSE考生,但不希望長期在香港居住,他建議記者入讀該補習社安排的中學,但每年僅需出席50多天課堂。他聲稱,「我們與太子一所中學相熟,有多年聯繫,可協助辦理入學。我們會幫學生設計請假,實際來港上課約20%至30%,即一年實際僅需返港上學約50日,就能以本地生身份報考DSE。」他稱,該校對學生請假限制較寬鬆,因此「出勤率有彈性」,不像其他學校長期缺課會被勒令退學,而其機構又熟悉該校行政流程,可「在不違法前提下完成掛靠,我敢保證其他機構沒人能透過這種方式幫你規避要求。」

這種方法的成本約10萬元,其中6萬元繳交予該中學一年的學費,其餘費用則是「張老師」補習社收取的服務費。不過他亦坦言,「此方案代價不少,學生在該50天需每日早出晚歸,需負擔交通、學費及學籍服務費,最終亦難以保證能夠提升成績,順利升讀香港本地大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