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教界譴責操作違規 籲家長勿墮騙局

2025-09-12 04:22:44 香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廣濟)對於有補習社聲稱可助人才計劃下的受養子女以低出席率「入讀」本地中學學籍,或在補習社以自修生身份修讀全日制DSE課程,以獲取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本地生資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及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主席鄧飛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強烈譴責此類操作,呼籲家長循正途升學,勿信騙局。

代做校本評核課業涉違法

朱國強直指,涉事補習社宣傳的「特別服務」疑點重重,質疑是否可行。他指出,根據教育局通告,學生缺課須提供合理解釋,否則或被界定為輟學,教育局會開檔調查。他批評,該補習社提出的低出席率(實際僅30%)規避方案為「賺錢手段」,「一來不合規,未必合法」。至於方案二的全日制自修生課程,他強調,目前規定中六插班無法取得校本評核分數,因多數評核在中五完成,補習社聲稱可「協助完成課業」涉嫌違規。

李伊瑩則從教育理念的角度痛批兩方案,指方案一屬「制度灰色地帶」,學校或透過個別規定鑽空子,如每隔七日出席一次避報教育局,但「學校絕不應該這樣,這不符合教育理念」。她強調,「缺席日數不是重點,是原則性問題」,學校應關注學生缺席原因,助其重返正規學習,而非容許低出席率。她對方案二更直斥「絕對違規」,「連學都沒有上,不在正規學校,但卻可以正規學生身份」,屬「造假」及「欺詐」。

鄧飛更直言兩個方案「根本行不通」,質疑機構「要麼不熟悉法例,要麼騙人」,因無學校膽敢操作,亦無先例支持。他指出,方案一的低出席率不符規定,津貼學校連續七日缺席須上報教育局,中六插班「基本不可能」。對於方案二,他批評提供校本評核即「代做功課」,涉考評規則作弊,「學校肯定有事」。鄧飛強調,政策中條件二要求居港兩年,本意或是令已居港但未能入學的學生能有報考資格,但掛靠學籍違背政策原意,「沒有學校可應承做到,不排除為騙案。」

三位教育界人士一致認為,補習機構的「影子學籍」涉違規、造假及欺詐,家長恐損失高達10萬至30萬元的費用,且無法確保子女獲得資助學位資格。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