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立 香港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香港董事學會培訓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及職業評審局專家
國家近年對外開放更進一步。2023年中國舉辦的「投資中國年」招商活動,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並將以更大的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去年11 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正式施行,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進入限制措施。本年3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強總理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准入。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強,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可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回顧過去一段長時期,流入中國的外資數量增加,對中國的經濟有正面作用。2023年中國使用的外資中,服務業比例較高,包括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這顯示外資和中國人力、技術等要素有效結合。外資流入有利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優化資源的跨時區配置。從此角度來看,外資對中國的經濟意義早已超越資金本身,內涵及作用比改革開放初期更為豐富。
去年12月29日,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網誌「財庫論」撰文表示,香港將不斷擦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向世界展示香港是國際資本的「超級聚寶盆」,他並表示,香港將內地與全球市場緊密連結,進一步彰顯「連繫祖國與世界」的重要角色。近期有不少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獲得投資者歡迎,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來資金。
持續發揮引入外資平台作用
本月初摺疊單車品牌Dahon產銷商大行科工來港上市,創出破紀錄的超額認購6,688倍,香港再一次發揮為內地引入外資的平台作用。
在現階段來說,中國吸引外資,不是只看融資本身,而是着重外資帶來的研發、科技、管理等寶貴資源,提升產業體系完整性,促使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提高。筆者預期,下一階段,為實現外資和中國經濟的良好對接,中國將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吸引高端技術流入。筆者認為,香港在此方面大有作為,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核心優勢。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