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德勤中國與香港大學昨簽署協議成立「Deloitte × HKU組織轉型AI實驗室」作為產學研平台,雙方透過聯合研究、行業交流及共同開發AI應用案例,加速香港人工智能商業化進程。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表示,雙方依託人工智能管理組織中心(CAMO)成立組織轉型AI實驗室,將透過跨界科研、產業協作與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融合理論與實務,創造惠及社會的知識,並協助香港、大灣區及全球領袖打造更具創新力、韌性與高效的組織。
港企AI應用普及但深度不足
作為AI實驗室的首項研究成果,德勤與港大聯合發布《人工智能採用調查》結果,揭示本港大部分企業已在客戶服務及營運功能中試行或採用人工智能,但只有少數已將相關項目擴展至可帶來可量化盈利影響的規模。調查發現,AI應用雖然普及,但深度不足。69%受訪者仍處於試驗或早期採用階段,收益主要局限於團隊層面的效率提升。23%受訪者已進入營運或規模化部署階段,並對公司損益(P&L)帶來可衡量的成效,僅4%形容其應用屬於變革性。約三成企業啟動AI項目時預期可獲得雙位數增長回報,另有相若比例表示投資回報率(ROI)在早期階段並非主要考慮,且視初期項目為策略性投資,而非以盈利為導向。
德勤中國技術與轉型全國主管合夥人華思遠指,調查反映儘管高管對AI的長遠潛力抱有信心,但AI在企業層面的深度應用仍屬罕見,回報亦不易實現。近半數受訪者表示結果低於預期,僅一成超出預期,主因在於成效衡量不足及商業預期過於樂觀。隨AI應用的焦點已從「是否採用」轉向「如何採用」,要縮窄這一差距,企業必須在領導力、文化與策略上形成共識,推動組織轉型,方能釋放AI的全部潛能。
在港推出DelphAI賦能專業人員
港大人工智能管理組織中心副主任兼管理及商業策略副教授Matthias Fahn表示,企業對AI驅動轉型有強烈需求,但進展受制於組織及領導層阻力。要把握機遇,企業必須重新思考激勵機制、加強跨部門協作,並清晰溝通以帶動員工參與。
為進一步推動「人機合一」協作模式,德勤宣布在香港推出DelphAI,作為公司企業級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系統的本地化實例。德勤中國香港業務主管合夥人黃文標表示,DelphAI除了賦能本地4,000名專業人員外,亦幫助客戶運用GenAI,加快創新步伐,作出更明智的決策,並實現可量化的業務成果。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