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否決條例草案並不代表歧視同性伴侶

2025-09-11 04:21:34 評論

管浩鳴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9月10日否決了《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國務院港澳辦發表「港澳平」文章,表示香港特區各方面對此問題的處理依法、穩妥、恰當。整個過程充分反映特區治理體制運行有序有效,再次彰顯香港始終堅守的法治精神,並展現了香港多元包容的品質,昭示了香港社會維護和諧穩定的意志。

否決草案反映民意取態

立法會審議《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時,大多數議員表明反對這項立法。

社會上有些意見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應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施政,以體現行政主導的政制,更有少數人把立法會否決了這一草案,視如破壞行政主導。這種觀點存在嚴重的錯誤。

香港特區實行行政主導,同時亦明確規定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依照基本法和相關法律履行職責,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完善選舉制度之後,落實了「愛國者治港」,行政主導更有保障,特區政府與立法會共同努力之下,透過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等機制,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行政立法關係,大幅度提高了治理效能。

根據香港基本法,立法會作為特區的立法機關,有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的職權。立法會在審議這項草案時,根據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否決了草案,正是依法履職的表現。那種認為立法會必須一律通過政府法案的看法,本身就是誤解了行政主導。

事實上,有關同性伴侶的議題,香港社會一直存有爭議,而且意見兩極化,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很強烈。在特區政府提出這項草案之後,立法會進行了公眾諮詢,一共收到10,775份意見書,有八成意見反對,同時亦有兩成人支持。立法會最終否決了這一草案,反映了民意取態。

特區政府之所以要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主因是要回應終審法院在岑子杰案的裁定,特區政府必須尊重法庭裁決,積極履行義務,確立法律框架以承認和界定同性伴侶關係所需的核心權利,滿足同性伴侶的基本社會需要,讓同性伴侶的私生活權利受到法律保護。

立法並非維護同性伴侶權益唯一方案

不過法院的判決,主要針對的是如何解決同性伴侶的一些十分具體的權利,比如醫療探訪、醫療決策及處理身後事權利等具體事宜。特區政府其實仍有很大空間以其他合適的辦法處理。

在這方面,社會和立法會都圍繞草案展開討論,並提出許多有意義的建議和意見,包括可以在現行的法律下,透過授權書,以及其他行政手段,滿足同性伴侶處理相關事宜時的合法權利,而不需要另外立法為同性伴侶另設一套登記制度。特區政府未來在處理這一問題時,仍應以此為方向,尋求更符合社會現實情況的解決方案。

必須指出,立法會否決了草案,並不等同於歧視同性伴侶及性小眾群體,只不過在香港的現實情況下,立法設立同性伴侶關係的替代框架,未能取得社會主流意見的認同。在尊重法庭裁決的法治原則,尊重香港社會實際情況,尊重香港大多數市民認同的家庭和傳統價值觀,以及社會整體利益和公眾期望的原則下,相信立法會議員未來仍願意繼續配合特區政府,積極探討,直至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至於一些人擔憂,否決草案會打擊香港的國際聲譽,影響香港吸引國際人才的競爭力。這種擔憂大可不必。香港從來都是開放、多元,具有包容性的國際城市,否決草案並沒有改變香港的這些特色,也不會因此而排斥同性伴侶和性小眾群體,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不斷優化吸引人才的政策,創造有利人才留港發展的社會環境,香港就有能力建立起國際高端人才聚集的高地。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