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鄭建好:深耕滬港合作 踐行責任擔當

2025-09-11 04:07:23 內地
●上海市政協常委、香港上海浦東聯會會長鄭建好
●鄭建好與父親鄭堅固銅像合影。
●2025年6月5日,香港上海浦東聯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第四屆理事會就職典禮,鄭建好榮膺新一屆會長﹐與主禮嘉賓合照。
●鄭建好長期以來對上海交大教育事業關懷備至、支援有加。2015年,他和上海交通大學第一次合作,在徐匯校區捐建了「鄭堅固體育中心」。
●202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為鄭建好頒發捐贈證書、感謝狀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顧問委員會主任聘任證書。
●2024年11月,鄭建好與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蔣興浩共同簽署了「鄭堅固蔡翠菊伉儷基礎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協定。
●2017年3月13日,鄭建好以母親名義,向上海交通大學捐建了「蔡翠菊教學樓」。
●2024年11月,丁奎嶺、鄭建好為「鄭堅固蔡翠菊伉儷基礎教育發展基金」致遠基礎教育特別貢獻獎獲得者張潞怡、李紅兩位老師頒獎。

上海與香港作為國家兩個重要的國際化城市,一直以來在金融、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保持緊密合作。上海市政協常委、滬港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上海浦東聯會會長鄭建好憑借其深耕兩地多年的經歷和多重社會身份,對滬港合作的意義與未來方向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表示,滬港兩地的緊密合作,是新時代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要進一步打破地域壁壘與機制障礙,讓滬港聯動從優勢互補邁向深度融合。

拓展滬港兩地教育與醫療合作

上海與香港保持着緊密的聯繫,鄭建好認為,未來兩地在教育和醫療兩大方面,還存在更廣闊的突破空間。他表示,在教育方面,香港擁有五所位列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上海也有多所名校,兩地高校的科研能力與上海的產業轉化能力相結合,能夠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和智力支持。他建議,可以探索設立「滬港人才合作基金」,為兩地人才交流提供支持,為高端學術人才提供「雙聘」崗位「聯合導師制度」,同時,可考慮為上海高校在港設立國際化科研平台提供支持。

鄭建好指出,在醫療方面,香港的醫療制度高度國際化,上海在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和科研創新方面發展迅速,雙方各具優勢、互補性強。他提到:「近期,上海專科醫生駐港交流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契機。我們應鼓勵更多高水平醫生通過分享疑難病例、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借助互動講座、病例研討、學術互訪等形式,共同提升專業能力,推動雙向共享和聯合攻關。這樣不僅能讓好醫生、好技術、好設備突破地域限制,更能真正造福兩地市民,實現優勢互補、成果共享。」

規劃聯會發展新方向 搭建滬港合作橋樑

作為新一任香港上海浦東聯會會長,鄭建好表示,聯會一直致力於搭建滬港交流合作的橋樑,在推動兩地經貿往來和人文融合方面取得了扎實成效。當前,正值民族復興的新征程、香港發展的新階段,聯會的使命更加光榮、任務更加艱巨。未來,他將團結理事會成員,與廣大會員同心協力,重點開展三項工作。

他分享表示,一是深化交流平台建設,定期舉辦滬港政企對接會、行業論壇、企業間互訪及考察活動,推動兩地企業資源共享與項目合作。同時,打造跨境專業服務的交流平台,涵蓋金融、法律、科技等領域,推動香港專業服務機構入駐上海「五個新城」,分享跨境服務經驗;二是聚焦青年教育與服務工作,通過在港舉辦抗戰勝利紀念、中華文化傳承等活動,增強香港青年的國家認同感和歷史責任感。通過開展實習就業、創業培訓、賽事籌辦、文化參訪等活動,幫助滬港兩地青年雙向溝通,以協助香港青年了解上海浦東發展機遇,融入內地發展,並協助在滬青年了解香港、走進香港、走入香港,以服務香港吸引內地高端人才,配合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戰略定位;三是強化聯會品牌活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滬港交流IP,提升聯會凝聚力與公信力,期待將聯會建成兩地溝通協作的首選平台,助力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推動青年交流 助力港青融入內地

鄭建好致力於推動兩地青少年交流,今年7月,香港上海浦東聯會舉辦滬港青少年(雙向)夏令營,香港的青少年走進了深厚歷史底蘊的上海交通大學,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交流之旅。鄭建好提到,來自滬港的260餘位青少年一起參觀了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學生創新中心、鄭蔡翠菊教學樓。他強調,該活動為兩地青少年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樑,讓他們在思想碰撞中拓寬了視野,在互動交流中收穫了友誼。他相信,這段經歷將成為營員們青春歲月中一段珍貴的記憶,也將激勵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勇攀高峰,為滬港兩地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建好認為,引導和支持香港青年到上海等內地城市創業就業,是促進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的關鍵一環。因此,他提出幾點建議:首先是進一步推動落實並優化面向港澳居民的內地發展政策,尤其在社保銜接、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關鍵民生領域提供清晰指引和便捷服務。可聯合政府部門推出「一站式」政策諮詢與服務中心,提供個性化就業落戶、稅務和法律咨詢等服務,切實幫助香港青年解決在內地工作生活的後顧之憂;其次,應推動設立更多「香港青年實習基地」,聯合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園區、金融機構等,開展定向招聘、短期實習、長期就業相結合的合作計劃;此外,可以設立滬港青年創新創業基金,配套提供啟動資金支持、初期辦公場地租金補貼、稅收優惠以及商業化輔導。

熱心公益事業 支持交大教育發展

鄭建好出生於越南華僑家庭,七十年代越南發生內戰後隨家人移居香港。自1998年開始,鄭建好和家人就在內地投資,積極參與祖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父母都是愛國商人,長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尤其關心教育事業,他深受影響和薰陶。鄭建好表示,2015年他和上海交通大學第一次合作,在徐匯校區捐建了鄭堅固體育中心。2017年,他有幸獲聘交大校董並再次與學校合作,捐建了閔行校區鄭蔡翠菊教學樓,為學生培養盡一份力。2024年11月,他捐資設立了「鄭堅固蔡翠菊伉儷基礎教育發展基金」,持續為交大基礎教育領域的發展注入力量。

「作為交大校董,這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的責任所在。」鄭建好解釋,捐資設立上海交通大學「鄭堅固蔡翠菊伉儷基礎教育發展基金」,一是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基礎教育領域的師資培養與教學創新,提升教學質量;二是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保障教育公平;三是推動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產業需求的銜接,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他希望幫助交大進一步提升辦學能力、辦學質量,助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