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明9日在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將研究出台「人工智能+製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任務。制定「人工智能+製造」轉型路線圖,發布實施製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南。
張雲明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和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發展態勢良好。DeepSeek、通義千問等國產大模型引領全球開源創新生態,AI手機、AI眼鏡等終端產品加速普及,行業專用大模型落地應用,取得初步成效。
加快高端算力芯片等技術攻關
張雲明表示,對於實現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發展人工智能是必答題而非選擇題。下一步,工信部將一手抓技術供給,促進「智能產業化」,一手抓賦能應用,加快「產業智能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一是做強產業供給,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業多模態算法、軟硬件適配等技術攻關,加快打造高質量數據集,築牢產業底座。推進智能體開發部署,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人工智能終端產品。
二是做優賦能應用,研究出台「人工智能+製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任務。制定「人工智能+製造」轉型路線圖,發布實施製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南。培育一批賦能應用服務商,打造模型調優、數據治理、安全保障等「一站式工具箱」。常態化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活動,促進供需精準對接。
分級分類推動標準研制
三是做大產業生態,分級分類推動基礎標準、通用標準、賦能應用標準研制。加快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開源社區,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用好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匯聚資金、人才「活水」。推進大模型安全技術攻關,提升企業人工智能倫理風險防範能力。深化國際合作,高質量建設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等載體。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