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區議員建議引入街渡分流

2025-09-10 04:27:57 香港
●東壩以其獨特的六角形柱狀節理岩石聞名,成為香港郊遊熱點。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約30名西貢區區議員曾於今年初聯署關注東壩交通問題,包括9A小巴運力不足、旺季排隊時間過長、部分的士濫收費等情況,希望特區政府規管及優化。對於特區政府建議限制的士駛入部分路段,西貢區區議員張展鵬認為,措施短期可行,長遠則建議引入智能交通系統,以及水上街渡,以解決單線道路的樽頸。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則支持實施預約制及指定交通工具,落實人流的「可預測、可管理」制度。

張展鵬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去年東壩景區擁堵問題尤為嚴重,今年特區政府已汲取經驗,五一黃金周分流得頗為成功,當時動用約30輛小巴紓緩客流,旅客反應良好,但憂慮類似的高規格安排難以長期持續。據他了解,當日的額外小巴從其他線路調配,故有機會影響其他市民的日常服務。

盼結合導賞團推跳島遊

目前萬宜路採用單線雙程設計容易導致對頭車擁堵,的士司機因來自四面八方、不熟悉路況,或難以互相協調。張展鵬並指,東壩附近居民如白腊村村民,假日依賴的士出行,限行措施或影響居民生活,而的士作為合法經營者,對限駛令有所保留,「限駛令在短期內可救火,長遠則需要考慮其他方案,例如採用智能交通系統,進行分流控制,優化車輛通行效率,同時減少人工疏導成本。」

張展鵬建議力推海上交通,「從西貢或將軍澳出發的街渡可減輕陸路壓力,同時可結合導賞團、露營等進行跳島遊,刺激經濟。浪茄灣已有碼頭,只欠東壩登岸點,不需要大興土木,建一個永久碼頭,擺放一些可移動的浮板已經能夠做到。」

旅界挺實施旅行團預約制管控人流

崔定邦分析,內地遊客抵達東壩主要通過兩途徑,一是直接從關口(如深圳灣、羅湖或蓮塘)乘的士,動輒數百元;二是參加深圳行山團,經旅遊巴到北潭涌,再轉9A小巴或的士,而的士進出難以監控,導致高峰期人數失控,如黃金周曾達數千人,晚間疏導困難,需臨時加班小巴。

崔定邦支持政府以固定班次小巴(如3分鐘一班)及旅行團預約模式優化東壩景區交通,實現人流「可預測、可管理」。兩個月前,小巴營運商已與旅行社針對本地及內地團對東壩進行壓力測試。「我們做了好幾次的測試,安排一些可能是本地旅行團,也有一些內地訪港的朋友,從關口乘搭旅遊巴到達北潭涌,再轉乘9A,掌握到進入東壩的數據。」據他了解,目前工作日的東壩通常有數百旅客,長假或周末期間人數或多達一兩千,通常屬可控範圍。

香港文匯報就東壩交通安排向運輸署查詢,署方表示,為確保郊野公園的可持續綠色旅遊發展及優質遊客體驗,政府正探討各種可行措施,優化郊野公園及交通的管理,其中一個在探討中的措施是在周末、公眾假期及內地黃金周期間,限制的士在某些時段進入或使用西貢萬宜路、加密專線小巴班次,以及優化北潭涌巴士總站的設施等,包括可否以試行方式來收集數據,協助評核該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有關部門已諮詢包括西貢區議會、的士業界及相關地區人士。有關部門正考慮所有持份者的意見,如有決定會向公眾公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