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深水埗東社區客廳自啟用以來,不僅提供寬敞明亮的空間,讓劏房戶得以舒展身心,更開設功課輔導、戲劇訓練、戶外活動等多元服務,助青少年向上流動、協助新來港人士融入社區。
博愛醫院乙巳年董事局主席黃曉君介紹,深水埗東社區客廳是全港唯一一間全地舖設計的社區客廳,空間開闊,四通八達的出入口以落地玻璃設計,方便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出入,亦可在客廳望向街景,有助會員放鬆心情,「劏房戶居住空間很小很壓抑,我們透過空間轉移,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心理上,都能對他們有幫助。」
她介紹,該客廳現時逾千名用戶中,過半數是有子女的基層家庭,因此客廳專門推出功課輔導班,並提供多元輔導課程和外出活動,提升青少年知識水平及表達能力,幫助他們向上流動。此外,該客廳已獲贊助,即將與一知名劇團合作,為會員小朋友提供為期一年的戲劇培訓課程。
對於新來港家庭,客廳亦提供支援服務,協助融入社會。黃曉君指出,不少新來港家庭因居住環境狹窄、生活圈子有限,難適應新環境。
曾有新來港的中三學生家長表示,兒子過去因劏房空間狹小,難專心學習,每天到客廳溫習後,成績大有進步,「終於有個比自習室更舒適的地方。」
有長者參加水上樂園活動後坦言,這是她來港7年來首次踏足港島,「坐旅遊巴沿路欣賞風景,已經很開心。」
與博愛醫院旗下社會服務緊密配合
深水埗東社區客廳並與博愛醫院旗下的社會服務緊密配合,為居民提供即時協助。
黃曉君舉例,曾有會員因與業主發生糾紛被迫遷離劏房,社工發現其攜帶行李在街頭徘徊,隨即協助申請過渡性房屋,終成功入住打鼓嶺升平村。
她強調,這類個案反映客廳與社區服務之間的緊密聯動,形成一張支援網絡,迅速回應基層所需。
除硬件與實質服務外,客廳亦成為基層市民情緒調適的重要平台。她表示,觀察到有單親家長初來時情緒低落,但與其他會員互動及參與活動後漸變得開朗,不僅紓解了壓力,也感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懷與支持,「不少會員從最初的壓抑、不滿,到現在面帶笑容,對生活也抱有更多期待與希望。」
她認為,這些轉變正是社區客廳存在的價值所在。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