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退役軍人事務部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活動相關情況。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韓方將於9月12日向中方移交志願軍烈士遺骸和相關遺物,30位烈士遺骸將由運20飛機接回中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自2014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1年迎回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共11批981位。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副司長李敬先在發布會上介紹,退役軍人事務部與韓國國防部就實施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工作近日達成一致,韓方將於9月12日向中方移交志願軍烈士遺骸和相關遺物。
據悉,9月11日將在韓國仁川志願軍烈士遺骸臨時安置所舉行裝殮儀式,簽署交接書。9月12日上午,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停機坪,韓方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交給中方,中方代表團組和駐韓使館人員舉行悼念儀式。9月12日上午約11時30分,將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隆重舉行迎回儀式。13日上午10時,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莊嚴舉行安葬儀式。
活動期間,港澳優秀師生代表將於北京、丹東、瀋陽開展「國旗傳遞」活動,他們攜帶的國旗,是2023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香港培僑中學回信那一天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肯定了他們參加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的活動。退役軍人事務部將以遼寧瀋陽為試點,聯動丹東毛岸英小學、四川黃繼光紅軍小學等,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學生觀看直播儀式、組織升旗儀式、召開主題班會等,並首次邀請清華、北航、復旦、北大附中等學校優秀師生代表參加儀式。抗美援朝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官兵、參加九三閱兵官兵、奧運冠軍等奮戰在重點行業、領域的英模人物代表等將赴瀋陽參加活動。
前11批烈士遺骸已完成鑒定比對
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黨委副書記奚玉峰表示,烈保中心突破戰爭遺骸DNA提取、複雜親緣關係鑒定等關鍵技術難題,率先成立了國內遺傳標記類型最多的烈士遺骸DNA數據庫及相關烈士親屬DNA數據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人類陳舊骨骼遺骸身份多模態鑒定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於近期啟動實施,項目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聯合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10家單位集中科研攻關,將融合分子遺傳學、醫學影像學、數字仿真學等多學科前沿技術,推動建立可複製、可推廣的人類陳舊骨骼遺骸多模態精準鑒定標準體系,力求突破性提升中國烈士遺骸身份鑒定成功率,為中國烈士遺骸鑒定工作提供核心科技支撐。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之前迎回的前11批981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已完成鑒定比對,並成功為28位在韓志願軍烈士確認身份。退役軍人事務部將盡快開展第十二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DNA信息提取工作。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