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開發旅遊新資源 打造推廣新渠道

2025-09-10 04:18:43 評論

邢文威 亞太城鄉永續發展學人

疫情後,全球旅遊業態發生深層變革,香港旅遊業雖已進入復甦階段,但疫情後旅客旅遊模式、消費結構已出現巨大調整。訪港旅客興起特種兵式旅遊、本港居民北上消費已成熱潮,這些都顯示依賴購物、餐飲驅動的傳統模式已無以為繼,香港旅遊業亟需轉型升級,為實現「無處不旅遊」探索可行路徑。

打造在地化旅遊特色

當前全球旅遊市場已從「觀光購物消費」逐步轉向「深度文化體驗」,近年訪港旅客的需求變化更印證了這一點:年輕旅客不再滿足於打卡維港夜景、逛主題樂園的標準行程,轉而追求城市文化肌理與本地生活溫度。

香港中西薈萃、古今交融的文化特質,還有百年賽馬文化、嶺南非遺技藝、長洲太平清醮的節慶活動,郊野公園與鄉郊區域的自然民俗資源,都可以轉化成為香港特色的旅遊資源,提升香港旅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文化具備強大的跨地域感召力,「港風復古」成為內地年輕群體的流行風尚。在「回憶經濟」、「情緒價值」備受推崇的當下,基於這種情感認同,可開發「香港電影場景尋蹤」、「經典港樂體驗空間」等項目,將單次旅遊轉化為多次消費,以文化軟實力賦能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現時內地遊客佔訪港旅客總量的七成以上,其需求變化直接影響香港旅遊市場的走向。隨着內地經濟發展與旅遊業升級,內地城市的商業配套、景點品質、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內地訪港旅客更加看重性價比與特色體驗的平衡。在小紅書平台,「香港小眾景點」話題的瀏覽量已超過五千萬,怪獸大廈、落日飛車、油蔴地警署、西環碼頭等非傳統景點走紅,體現內地遊客對兼顧性價比與深度體驗的訴求,他們想要的是體驗充滿煙火氣的「真實香港」:在茶餐廳學着本地人點一杯「凍檸茶少冰」,在舊式書店翻閱港版漫畫,在鄉郊的街巷漫步歷史的痕跡。

為回應這些訪港新趨勢,香港需要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旅遊選擇,探索鄉村民宿、社企經營住宿等業態,降低旅客住宿成本;同時系統梳理小眾旅遊資源,引導遊客從「走馬觀花」走向「深度感知」,以差異化體驗鞏固香港的旅遊市場地位。

激活鄉郊資源

訪港旅客對原生態、沉浸式體驗的需求日益增長,香港鄉郊地區的旅遊價值愈發凸顯。新界與離島的古村落和宗族傳統,生機處處的郊野海岸和地質景觀,構成與都市繁華截然不同的鄉郊文化生態景觀,發展鄉郊旅遊有望成為香港旅遊業轉型新增長點。在北部都會區全速推進的當下,以開展鄉郊旅遊為契機,為鄉村開展特色經濟拆牆鬆綁,或可成為探索城鄉共融的創新實踐。

推動鄉郊旅遊發展需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精準提煉差異化亮點,注重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社區建設,創建生態旅遊模式。其中發展鄉村民宿與鄉村食肆,是激發鄉郊旅遊潛力的關鍵。二者不僅能有效延長遊客逗留時間、豐富旅遊體驗層次,更能激活鄉村經濟活力。這需要特區政府加大基建投入,完善消防、排污等配套設施,優化鄉村場景下的牌照制度與審批流程,並建立村民參與和利益共享機制。可篩選旅遊條件優越、村民意願強烈的鄉村作為試點,總結可複製的經驗後逐步推廣,打造鄉郊旅遊的特色業態集群。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