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珏
9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當天晚上,還舉行了《正義必勝》文藝晚會。
晚會的序幕就是音詩畫《山河銘記》,帶領觀眾重溫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歷史不會忘記,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閱兵式上講話指出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我們祖國的音樂作品也記錄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我想告訴香港年輕一代的樂手們,可能你們覺得歷史課本離生活很遠,但當你們親手拉響一段抗戰時期的民謠改編曲時,指尖流淌的不僅是音符,更是血脈相連的文化基因。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5月在上海上映的華語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當時就是抗戰歌曲,鼓舞了軍民士氣。
這次閱兵儀式上也選取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開場的4首歌曲聯唱就讓大家感受到當年的烽火,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松花江上》唱出「我的家」,怒吼「九一八」,讓大家淚目;《在太行山上》則反映出中國抗戰的堅韌和意志;《保衛黃河》是全民族團結一心獲得勝利的氣勢;《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則唱出了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才讓大家真正站起來強起來,走向美好未來。
我們作為音樂家,一定要通過旋律講好歷史,傳承好文化之根。香港的年輕藝術家一定要更多了解祖國的文化歷史,非常感恩有這些抗日領袖、抗日軍民為我們奮鬥和犧牲,才有我們今天美好和平的生活。我們音樂家,最重要就是要理解我們的文化,了解祖國的發展,才可以用音樂講好我們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10月18日至19日,我們香港弦樂團將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兩場音樂會,慶祝國慶76周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以交響樂章緬懷歷史、歌頌家國,凝聚民族情感。音樂會由我邀請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家林大葉共同呈現,匯聚深港兩地頂尖藝術力量,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融的生動體現,更通過《鐵道游擊隊》《人民萬歲》等經典樂曲,重溫烽火歲月中的奮鬥精神,再現國家發展的盛世華章。
香港在抗日戰爭中也有特別貢獻,當年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營救很多文化名人和外國友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閱兵儀式上握手的抗戰老兵之一,就是94歲的香港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海上中隊通訊員、保衛員羅競輝。未來很需要繼續通過宣傳教育,增加香港市民對歷史的了解,厚植家國情懷。音樂藝術就是最好的平台,希望年輕的藝術家傳承這份愛國情懷與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貢獻社會,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以史為鑒、以樂詠志,共同奏響時代旋律。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