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周一(9月8日)未能通過國民議會信任動議,貝魯就任不足9個月,便被迫向總統馬克龍遞交辭呈,成為馬克龍任期內下台的第6名總理。《華爾街日報》等傳媒分析,投資市場普遍質疑法國不到一年內兩度政府垮台,難以遏制不斷攀升的預算赤字,恐陷入公共財政大量消耗、政治功能失調的漩渦。
貝魯周一在信任動議投票前形容,法國的財政狀況是「一場無聲、隱秘且無法承受的失血」,他也警告在野黨議員有權推翻政府,但無法抹去現實。在擁有577個席位的國民議會中,貝魯政府最終僅獲得194票支持,反對票達364票,超過半數門檻。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接受貝魯政府請辭,需考慮任命新總理籌組政府。
3派系分歧大 馬克龍難尋新總理
法國國民議會現時高度分裂,馬克龍多次表明在2027年總統任期結束前,不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選舉。由於馬克龍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國會不佔優勢,若任命執政聯盟成員為新總理,料會很快遭到在野黨集體彈劾。若任命一名左翼總理,馬克龍任內力推的提高退休年齡政策,或迅速被新政府推翻。
即使任命新總理,想要在12月前推動國會就明年的財政預算案達成一致,任務也相當艱巨。《華爾街日報》指出,屬中間派的政治聯盟與保守派盟友在國民議會擁有210席,該聯盟普遍反對加稅。左翼在野黨團體擁有192席,該團體支持加稅,反對削減福利開支。擁有138席的極右國民聯盟及其盟友,則希望削減法國對歐盟的資助。3個派系就加稅、福利和歐盟資助態度不一,難有共識。
法債務水漲船高 危及國際地位
法國債務近年水漲船高,已從馬克龍當選前約2.2萬億歐元(約20.1萬億港元),增至現時的3.3萬億歐元(約30.2萬億港元)。巴黎政治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估計,今年法國政壇動盪打擊市場信心,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3%。
法國前財長布雷東接受法國電視台聯合訪問稱,貝魯政府倒台對法國來說是一場悲劇,「貝魯下台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法國將沒有明年的預算案。我們目前是歐元區所有國家中財政狀況最差,財政赤字佔GDP比例超過6%,今年債務將再增加1,700億歐元(約1.5萬億港元)。債務滾雪球式擴大,將危及法國的國際地位。」
法國《回聲報》也形容,自去年解散國民議會後,法國再次陷入政治不確定性,馬克龍仍未找到避免政局動盪的良方,法國局勢只會引發經濟界和歐洲夥伴國擔憂。
新總理潛在人選
【執政中間派陣營】
勒科努(國防部長)
●被視為延續馬克龍治下政府各項政策的主要人選,自2017年以來一直任職法國高級政府官員,去年12月一度被視為接近擔任總理。
隆巴德(經濟、財政、工業和數碼主權部長)
●表示願意就明年的財政預算案向左翼陣營妥協,精通公共財政管理,亦被認為無意競逐總統。若推舉其擔任總理,或能贏得部分左翼陣營議員支持。
沃特林(勞工、衞生與團結事務部長)
●社會政策主張偏向中右翼,若推舉其擔任總理,可能會吸引部分保守派或極右陣營議員。不過左翼陣營普遍批評沃特林不支持同性婚姻,反對其擔任總理。
【左翼陣營】
弗雷(在野社會黨黨魁)
●自稱其政黨已準備好執政,得到同屬該黨的前總統奧朗德支持。不過社會黨主張針對超級富豪徵收高額利得稅,遭中間派陣營和右翼陣營反對。右翼陣營與極左翼「不屈法國」的多名議員都反對提名弗雷。
莫斯科維奇(審計院院長)
●曾擔任財長及歐洲經濟財政事務專員,奉行審慎財政政策,分析指任命莫斯科維奇擔任總理,或能釋放尋求財政穩定的信號安撫市場,吸引立場較溫和的社會黨支持。
【右翼陣營】
瑞泰洛(內政部長)
●立場偏保守,被視為馬克龍尋求拉攏溫和右翼人士支持新政府的潛在人選。分析認為瑞泰洛可能會得到部分極右議員支持,但會遭左翼陣營反對。
貝特朗(法蘭西北部大區共和黨主席)
●得到溫和右翼陣營普遍支持,但與極右陣營關係較緊張。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