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施政報告前瞻】做好配套法規 港可成亞洲超級遊艇中心 專家指本地擁得天獨厚海港資源 能擔當全球遊艇進出內地門戶

2025-09-09 04:47:30 香港
●劉嘉紋形容,香港有潛質成為亞洲超級遊艇中心,擔當全球遊艇進出內地的門戶之一,但前提是增加泊位及配套設施,優化及放寬相關法規限制。圖為銅鑼灣避風塘碼頭。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劉嘉紋表示,政府可協助業界設立遊艇會,提供多個超級遊艇泊位等。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子晉 攝

新一份施政報告下周三(17日)即將出爐,各界積極向特區政府出謀獻策,有聲音指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岸線與海港資源,具備發展遊艇經濟的條件。擁有逾240年歷史的國際超級遊艇公司Camper & Nicholsons資深顧問劉嘉紋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更形容,香港有潛質成為亞洲超級遊艇中心,擔當全球遊艇進出內地的門戶之一,但前提是增加泊位及配套設施,優化及放寬相關法規限制,例如爭取進一步開放珠海、中山等港口,簡化跨境手續,以促進區域內遊艇業的互動。●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Camper & Nicholsons在全球13個地區設有業務據點,涵蓋香港、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美國等,提供超級遊艇買賣、融資、註冊國旗等服務。

入行20年的劉嘉紋說,全球30米以上的超級遊艇總數不超過1.1萬艘,船主是全球最頂層的消費者,選擇用遊艇出行是因為它可作為「可移動的家和辦公室」,能帶着家人和團隊到訪世界各地,享受私密的商務平台及靈活的高端生活,推動有關產業發展能為香港長遠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停靠期間消費能谷旺本地經濟

「一艘60米以上的超級遊艇通常配備20名至50名船員,單是停靠期間的消費、補給和維修便能顯著帶動本地經濟。遊艇租賃每周費用從10萬至50萬美元不等,這些船主或旅客都是最頂層的消費者,若他們能多來香港有利整個大灣區的投資和商業活動。」劉嘉紋說。

然而,超級遊艇泊位短缺在10多年前一度是香港遊艇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劉嘉紋說,由於泊位稀缺,市場上出現遊艇與泊位綑綁銷售的情況,許多客戶購買遊艇並非為了遊艇本身,而是為了獲得連同遊艇出售的泊位,付出高昂價格。「為什麼泊位那麼重要呢?因為海事處有相關規定,倘遊艇找不到泊位,根本就不可入境。」

超級泊位有限 錯失吸高端客良機

劉嘉紋說,泊位緊張的情況近年已有所改善,但香港現時的遊艇會泊位多數容納30米以下的遊艇為主,能停泊60米以上超級遊艇的泊位仍極為有限,估計全港不超過15個,這令一些大型國際超級遊艇即使途經香港,由於無法輕易找到泊位及簡易處理入境手續等原因,也未必來港。「香港便錯過了高端旅客訪港的機會。」

劉嘉紋之前有一名擁有一艘約95米超級遊艇的客戶因找不到合適的固定泊位,被迫停靠在香港郵輪碼頭,不但需支付高昂的郵輪級泊位費用,更無法取得本地航行牌照,連船上的小型快艇也因法規限制等無法使用。「船主付了高價,卻無法在香港航行,兩天後就離開了。」另一案例是,她早前在香港亞太超級遊艇峰會聽聞一艘96米遊艇的船長表示,因他看過香港的遊艇法規後覺得含糊不清,所以來到亞洲都繞過香港,直接前往日本。

「正如你不會想把一輛靚車泊在街邊,超級遊艇的船主都希望泊位靠近設施比較完善的港口。然而,香港尤其缺乏60米以上遊艇的泊位,阻礙吸引國際高端遊艇訪港的能力。」劉嘉紋說。

劉嘉紋建議,特區政府探討借鑑摩洛哥發展遊艇產業的成功經驗,協助業界設立遊艇會,包括附帶不同餐廳,提供多個40米至60米,以至100米的超級遊艇泊位,並讓每艘遊艇不用駁艇即能上落船等。政府亦應設立項目小組處理發展超級遊艇產業的需求,確保政策連貫性。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