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移民執法部門日前突襲佐治亞州韓國現代車廠的電動車電池工廠,行動震驚韓國。此時距離韓國總統李在明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後不過兩周,突襲行動引起韓國社會強烈反對。彭博通訊社指出,是次突襲勢必打擊韓企等外企赴美投資意願,凸顯特朗普政府打擊非法移民與吸引外資重振美國製造業兩大政策主張互相矛盾。
韓美領導人上月會晤,鞏固雙方今年7月達成的貿易協議,當中包括韓國設立價值3,500億美元(約2.72萬億港元)對美投資基金,支持韓國企業在美擴張。然而今次突襲成為韓美之間潛在外交衝突導火線,也為韓國在美投資計劃蒙上陰影。彭博社分析稱,與韓國主要投資項目相關工人被扣押,或被韓企視為最新信號:在美建廠投資的政治和法律風險都超出預期。
學者:韓國如被人背後刺刀
《朝鮮日報》等韓媒大量刊登被捕韓國工人被迫雙手舉高等候檢查、拘留設施條件差劣的照片。首爾崇實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金泰亨形容,「對於韓國而言,今次搜查就像被人在背後刺了一刀,多數韓國人都無法抑制憤怒之情,韓企無可避免地對在美投資計劃感到氣餒沮喪。」
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相植(譯音)也指出,今次被搜查的佐治亞州現代汽車工廠,是韓企在美最大工廠之一,也是韓國承諾協助美國製造業的具體象徵,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解決赴美勞工長期簽證問題,韓企在美建廠營運會愈發困難,「美國要求韓國在美投資,又要求在美建廠只能聘用美國人。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工廠施工需要韓國技術人員。」
特朗普打擊韓企長期投資意願
韓媒《中央日報》分析,特朗普今次針對佐治亞州工廠的背後,或是考量明年的中期選舉。今次被搜查的韓企工廠,是韓企在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的投資,特朗普政府或認為此舉既能抹黑拜登,也能在屬於搖擺州的佐治亞州,迎合主張驅逐非法移民的基本盤選民。
報道也指出,特朗普政府一面要求身為長期盟友的韓國加大對美投資,一面卻同時施加包括高額關稅、勞工簽證等連串限制,企圖增加韓企投資成本,只會打擊韓企的長期投資意願。韓國外交部已明確表示,美國不應不當侵犯韓國投資企業的經濟活動,以及韓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彭博通訊社稱,儘管美方辯稱今次行動是數月來針對非法勞工調查的結果,並非出於政治動機,「但今次事件的影響力不容否認:特朗普加強移民執法的核心政策,與其另一優先事項吸引外國投資和製造業回流美國,是明顯對立。美國政府的執法波及盟國外企投資項目,或令雙邊貿易關係在關稅壓力下變得更複雜。」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