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公子手記】打英打中打字機

2025-09-09 04:02:10 文公子手記

文公子

香港自1842年開埠以來,百多年間政府都只承認英文為法定語文,要到1974年「中文合法化運動」成功,中文才有法定地位;但一般往來文書,仍是以英文為主。如果要當「白領」,在洋行、銀行或政府打工都須懂得英文打字。

英文由26個字母組成,所以學打字非常簡單,只要熟記各字母在打字機的位置就可以,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條件反射;文公子就可只眼看文本,不看鍵盤,也能無誤打出內容。未有電動打字機時,主要用手動打字機。打字時,力道的大小會影響字體的深淺度,所以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特別是用尾指打的字母,更要學懂如何發揮指力。如果一時心急打錯字,就要用改錯紙先把打錯處蓋住,然後重打一次錯字,讓改錯紙背面的改錯顏料,塗白錯字的位置,然後打回正確的字母。心急除了打錯字,也很易把手指插進鍵盤間的空隙中,令人有點狼狽。忙碌的辦公室,往往充滿一片片打字聲,成為美妙的背景音樂。

至於中文,由於是方塊字,沒有字母,要設計打字機實在不容易。文公子讀中學時,在校內跟鄧清慈神父學英文打字,由於他也有中文打字機,於是同時學懂了中文打字,學費就是義務為學校和教會打文件。打中文字主要靠跟部首排列的鉛字粒,在打字機中間的是常用字,兩邊是間用字。打字時,要左右手並用,左手拿底盤控制桿左右移動,逐個字粒去找,右手則拿打字桿,找到字後用力一按,字粒就會被吸上來,隔住色帶打在夾於滾筒的紙上,每次都「啪」的一聲,頗具氣勢!

至於不常用的是罕用字,另外用木盒跟部首裝載,需要用時用鉗逐字取出,放在底盤的空格內再打在紙上;用完要即時放回盒內,以免下一位使用者找不到。打得多,自然就會記得字粒的位置,如果不是要打罕用字的話,打字的速度也可以很快,不過也要注意力度。

電腦出現後,打字機就完成歷史任務了。現代的中文字輸入法已有很多選擇,較流行的有倉頡、筆畫、拼音、手寫甚至語音輸入法。文公子主要用只打倉頡首尾碼的速成,由於連字位都記熟了,打字可以非常迅速。辦公室主流用的系統是Windows,但由XP進入7版本後,所有速成輸入法的字位都全變了,非常不方便。幸好朋友幫我安裝回原有的輸入系統,才解決了問題。打字是條件反射,工程師豈可忽視用家經驗如此!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