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暑假是出外旅遊旺季,但最近有幾位朋友去不同的地方感染了不同疾病。

有一位去到香港人熱門去的國家浸完溫泉後皮膚出現一簇簇非常刺痛的水泡,經檢驗證實是皰疹一型感染。

皰疹一型通常是發生在口腔嘴唇附近,可以經過皮膚接觸,但如果皮膚有傷口就更加容易感染(皰疹二型則是性接觸傳染的),這位女孩子沒有性接觸,只是用酒店的毛巾及洗手間,在酒店的公眾溫泉浸過很多次,以及用酒店提供的溫泉設施。至於在哪裏感染就不知道了,幸好給予特效藥之後很快就好了。

第二位,因為去東南亞旅行,天氣炎熱吃了當地的雪糕而引致一家人腸胃炎,嚴重屙嘔、脫水,小朋友要入住當地醫院,唯有及早結束行程,早早返回香港醫治。

第三位也是在東南亞出現手足口病,發燒、喉嚨痛、口腔內布滿痱滋,連吞口水都成問題,完全不能進食,手腳也起皮疹,非常痛苦,回到香港用特效藥才很快好轉。

旅行本來是開心的事,但如果病了就大大影響心情,特別是在外人生地不熟更令人擔心和不安。所以,一些必要的措施一定要做:

旅行之前要知道目的地有什麼疾病在流行,例如當地流行性感冒嚴重,可以在出發前兩星期注射流感針,最好在人多的地方,如飛機內戴口罩,並要勤洗手,最好帶備自己的洗漱用品和毛巾(不過,在溫泉區只能用當地提供的大毛巾,不能帶自己的入去)。酒店的廁所板最好用酒精抹過才坐。

如果衞生條件差的地方,盡量不要吃沒有煮熟的東西或雪糕,因為不知道他們保存的方法有沒有問題,否則容易引致食物中毒或腸胃炎。

在比較熱的地方,多數都會有蚊蟲,要注意防蚊,可以將蚊怕貼或者蚊怕水,貼在或噴在衣服上,這樣就不會直接被皮膚吸收,最好着通風透氣的長袖衣服和長褲,避免蚊叮。基孔肯雅熱、猩紅熱、瘧疾、日本腦炎等都是因為被蚊叮而傳染的疾病,所以防蚊措施一定要做足。

只要做多少少功夫,就可以減少很多麻煩,平安是享受旅行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