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千尋)隨着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於去年11月正式啟用,整體運力進一步提升,多間航空公司與相關行業正積極「招兵買馬」。其中,國泰集團(包括國泰航空及快運)今年擬新增19個新航點,上月已達到100個航點的營運規模,需要積極從內地及海外延攬人才,以發展團隊內的多元文化,當中首批60名來自內地的見習機師已陸續完成訓練,將正式入職為二副機師,主要在長途航班,如北美、歐洲等航線上工作。有來自黑龍江的女機師直言,選擇加入香港的航空公司是看重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以及內聯外通的優勢,有利於長遠事業發展,且對國泰的國際及多元的企業文化印象深刻。
香港機場管理局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及貨運表現穩健增長,客運量按年升16.5%至2,94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亦增加10.1%至約19.2萬架次,貨運量亦增長1.9%至240萬公噸。

運力續升 國泰擬年內增19航點
國泰航空航務董事甘沛思昨日表示,隨着三跑系統落成,以及整體運力持續提升,今年將標誌公司邁入後疫情時代的新階段。國泰集團計劃今年新增19個新航點 (例如烏魯木齊、貴陽等),並於6月達到100個航點的營運規模。他指出,見習機師培訓計劃自2023年開放內地居民申請以來,共收到逾750份申請,已錄取的逾60名內地學員經過兩年受訓,首批已完成訓練。
擬內地設培訓基地
他續說,國泰近年見習機師的培訓速度及人數均創新高,公司未來將繼續重點招聘本地及內地人才,亦會考慮從其他地區招攬合適人選。另外,國泰於澳洲及美國設有培訓基地,計劃與具航空教育背景的內地高校建立合作機制,在內地設立新培訓基地,相關決策預計於數月內落實。
在昨日舉行的傳媒交流會上,兩名已完成培訓、現已成為二副機師的內地機師分享加入國泰的經歷與感受。來自黑龍江的廉犖表示,大學時期便對航空業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曾於中東一家航空公司擔任機艙服務員,逐漸萌生成為機師的志向。她自2018年起持續關注國泰動向,對其國際化、多元化的企業文化,以及對女性機師的平等待遇印象深刻。
她於2023年申請國泰見習機師計劃,並於今年5月完成訓練,正式執飛航班。近年一直居於大灣區的她認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有利吸引更多全球人才。

機械員成功轉型 將安排家人遷港
另一名見習機師畢業生孫鈺明,曾任職國泰航空北京辦事處機械員。他多年來關注國泰飛行員招聘計劃,惟計劃之前只接受香港居民申請。自2023年開放內地申請後,他立即報名並獲錄取,於今年4月正式以二副機師身份投入工作。孫鈺明形容國泰總部「國泰城」有如一個多元文化的熔爐,能夠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員工共同合作、了解彼此文化背景,讓他對未來職業生涯充滿期待。他計劃日後從二副晉升成副機師,最終目標是成為機長。
他透露,現已安排家人遷居香港,期望未來能在香港穩定發展。

除見習機師外,國泰航空亦積極擴充整體人手。公司早前表示,全年招聘目標約為4,000人,已成功聘用約3,000人,涵蓋機師、機艙服務員、地勤、客戶服務、技術及後勤人員等。國泰今年亦計劃招聘約500名前線人員,目前已完成近半招聘名額。公司指出,如應徵者具內地背景,在語言上會有優勢,公司亦積極在海外舉辦招聘活動。
技術人員方面,目前仍有約100個職位空缺。由於本地專門從事飛機引擎維修的人手相對短缺,公司將透過新設的技術人才渠道,積極吸納來自內地及菲律賓等地區的專才,以填補相關空缺。
航運界議員:仍需增數千外勞配額支援後勤
(記者 張弦)香港航空業持續復甦,各航空公司積極招攬及培訓人才。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之前機師不足問題已暫時解決,惟機場運作仍然缺乏大量人手,業界認為未來幾年需要增加約幾千名外勞配額。有航空公司代表指出,目前的航機不足,預計當預訂的飛機付運抵港後,香港運力將進一步提升。
易志明表示,香港的航空業仍未完全恢復,一些國際航空公司無法調撥飛機來港,「因為俄烏衝突導致一些空域封鎖,並非香港能解決的問題。」隨着香港機場第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機場容量增加50%,希望來往香港的航班增多。他指出,機管局去年推出計劃鼓勵航空公司開通更多航線及增加航班,取得不錯的成果,已有航空公司開通逾20條航線。
與政府商討貨運豁免有進展
近年有航空公司引入受培訓的非本地培訓機師,易志明指缺少機師是全世界航空業都面臨的問題,因此香港一定要加強本地培訓。惟他指出,業界近期反映缺乏飛機修理、航空餐、清潔與地勤等機場運作的人手,相信未來5年至少要額外增加數千個輸入外勞的配額,才足以應付所需。
除了客運,他認為貨運同樣重要,但現行出入口條例下,貨物進出香港仍受諸多限制。他透露,正與政府部門商討落實豁免程序並獲一定進展,例如最近容許鮮活食品包括海鮮、蔬果經飛機到港後進行簡易程序,便可通過港珠澳大橋直達珠海,「希望通過這些方法,吸引更多貨物經香港出入口,對機場整體運作有幫助。」
埃及航空公司機場經理顧先生表示,人手方面暫時已紓緩,但航機數量不足,在客機方面公司已訂購16架飛機,全部正在等待付運來港,預計今年底抵達,屆時運力將進一步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