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衆所周知,香港伊斯蘭教社群包括多個不同種族,本地穆斯林為數約30 萬,而且以非華人居多,其中以南亞裔和印尼籍穆斯林為主。回教信託基金總會前秘書長艾歷斯估計,從數年前開始,特區政府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持給少數族裔,十年後,香港的少數族裔經濟會有顯著的進步。他相信,在中國支持下,可見將來預計會有更多的少數族裔人士從中國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來港,將使香港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經濟中心。
艾歷斯表示,希望特區政府及商界不僅僅關注阿拉伯人,還要關注到其他國家的回教徒,例如印尼、馬來西亞的回教徒,還有印度的富裕階層,他們有能力來香港投資,都希望不同國家的回教徒能夠來到香港。他自己早前在基金會中提到過,香港的清真經濟正在逐漸發展,政府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支援這一領域。香港正在推廣清真認證市場,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過程中雖然遇到問題,不過特區政府已經提供很多幫助。
立足多年 冀貢獻港經濟
艾歷斯也分享道,自己在小時候就從巴基斯坦來港,在香港讀書和長大,後來成家立室,現育有4個孩子。他現在亦是一名貿易公司的老闆,業務涉及船運。他指,在過去疫情時「乜都停晒」,對此他感到很「心痛」。不過他對香港的未來仍充滿信心,感言「香港就係我屋企」。他認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會慢慢好起來。
艾歷斯也提到,未來會有更多阿伯拉人或者中東人來香港投資或旅遊,他認為香港的經濟會逐漸改善,加上香港與中東地區之間愈來愈多直航航班,大家都能夠更容易前往香港。特首李家超早前表示,香港至少有十幾家五星級酒店為回教徒提供祈禱的房間。最近機場增加了祈禱的地方,現在增設了幾個祈禱房間,並且附加阿伯拉文,方便回教徒。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加強物流 接軌「一帶一路」商機
對於特區政府近年正努力開拓「一帶一路」商機,艾歷斯表示,香港是做生意的「理想之地」,「一帶一路」倡議開闢了新的貿易路線和市場,需要在基礎設施和技術上投入資金以保持競爭力。他認為,香港可以透過政策協調加強優勢,例如通過聯合工作小組和定期溝通平台,加強與內地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基礎設施發展方面,香港應投資現代化港口設施,增強連通性,改善物流網絡以應對增加的貿易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