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鋰易燃釋毒物 遇水劇烈爆炸

2024-06-25 04:09:52 國際

香港文匯報訊 韓國華城鋰電池工廠火災中,金屬鋰屬於高危易燃物。化學專家解釋,鋰等易燃金屬引發的金屬火災,可以發出白色閃光,釋放大量易燃及有毒氣體,瞬時溫度高達攝氏1,000度。即使看似火災已經被撲熄,金屬的易燃性質意味其仍有復燃風險。加上鋰與水反應時會發熱、產生劇烈爆炸,今次事故中,消防部門直至確認這些鋰電池中鋰含量較少,才選擇採用傳統方法以水滅火。

一次性電池風險較蓄電池大

《韓國先驅報》引述化學專家分析,鋰電池起火通常源自熱失控現象,即電池的陽極、陰極、膈膜和電解質出現短路,導致電池過熱起火。燃燒的鋰電池會釋放出苯和氟化氫等有毒氣體,並釋放高度易燃的氫氣,高溫又會導致電池組件進一步分解,釋放更多易燃和有毒物質,不但會加劇火勢,亦會對消防員帶來嚴重健康風險。

韓國國家火災研究所研究員羅永雲(譯音)解釋,今次火災中燃燒的電池屬於一次電池,即不可充電的一次性電池。這種電池本身沒有使用時充滿能量,相較可以充電放電的蓄電池,發生火災或爆炸的風險會更大。京畿道華城消防局表示,消防員最初集中控制火勢,將起火建築包圍,等待所有鋰電池完全燒毀,避免火勢蔓延至臨近的建築物。後續接到消息稱,工廠今次起火的電池中只含有少量鋰,消防員於是改用水撲火,成功撲熄火災。

當局解釋,今次燃燒的電池使用的是浸泡在鋰溶液中,晾乾後再捲成紙狀的電極材料,而非傳統的鋰粉,溶液中含有約5公斤鋰和200公斤水,比例約為1:40,電池內整體含鋰量偏低,因此可以用水滅火。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