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服用的內地同樣標靶藥,較港藥價便宜約四分之一。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身為醫生的黃先生罹患癌症後,到內地求醫及接受中醫治療。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內地中西治療系統完備 針灸療法紓緩不適

除了罕見病患者在香港治病要面對天價藥費,每年有數以萬計新增患者人數的腫瘤科,所使用的標靶藥也相當昂貴,但內地同一標靶藥的藥價卻是香港的三分一至四分一,同時內地中西治療系統完備,以中醫療法紓緩不適,是患者不惜奔波跋涉跨境就醫的另一誘因。肺癌末期患者黃先生本身也是一名醫生,能使用醫院員工的折扣,以每月3萬多元藥費買藥;他後來發現內地同款進口標靶藥的售價遠比香港低,並能接受中醫治療。他說:「最嚴重時,我無法企起身,當時尋遍香港的物理治療、中醫都唔見效,後來經朋友介紹到中山接受針灸,經過幾次療程,我已能重新起身、甚至走路。」◆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行醫多年的57歲黃先生於2022年7月至8月被確診患上肺癌。他近日向香港文匯報憶述,當時感覺到腰骨痛,因為他經常打高爾夫,起初還以為是運動損傷,但接受各種肌肉骨頭的檢查後,仍未找出病因,身體卻每況愈下,於是決定進行全身體檢。

內地標靶藥價僅港四分一

一查嚇一跳,他確診末期肺癌,類型是ROS-1 fusion type,佔所有類型肺癌的3%,雖然幾率較低,但因為肺癌本身並不罕見,每年該類肺癌也約有100個至200個新症。起初,黃先生完全難以置信,「我不抽煙,又沒有其他不良嗜好,沒有三高,身體各項指標一直正常,也經常運動,至多就是長期工作疲勞,休息不足。」

逐漸地,他不得不接受患癌殘酷現實,先後接受放射治療,以及服用一種名為Entrectinib的標靶藥。從確診到服用標靶藥相隔7天,每天都度日如年,「這款藥雖然已在香港註冊,但當時服用的人數少、庫存少,我透過任職的私家醫院向藥廠取藥也耗時兩天,其間整個人覺得就在死亡邊緣,等多一小時都嫌長。」

該款藥在香港的每月藥費市價約6萬元,黃先生以醫院職員折扣亦需要3萬多元一個月,不是一筆小數目,「食藥前,我感覺自己距離死神好近。但標靶藥不愧是標靶藥,吃了一次後,身體立馬有好轉,體力逐漸恢復,不再感覺虛弱。」

後來,他從主治醫生得悉,內地治病所處方的進口標靶藥與香港無異,每月藥費一萬多元,是香港6萬多元市價不足四分一,於是黃先生也加入北上求醫的行列。

接受針灸治療 重返診所行醫

在內地覆診數次後,醫生見他服後沒有明顯不適,加上他的癌細胞經已入侵骨頭,不良於行,容許他派診所護士攜帶證明文件到當地取藥,每次可取3個月的服用量。標靶藥能有效維持黃先生的精神狀態和體力,但骨頭已受入侵,腰骨疼痛,腿腳活動受限,「最嚴重時,我無法企起身。」在香港接受物理治療、中醫治療也未見起色,有次在朋友介紹下到中山接受針灸。

信奉西方醫學的黃先生坦言,起初對中醫抱持一試無妨態度,不敢抱厚望,沒料效果超乎預期,「我第一次去中山行都行唔到,要坐輪椅即日來回,那位中醫的針好特別,大約有30厘米長,我甚至唔使除褲,針就咁穿過條褲刺入我腰部、臀部、大髀,第一次做治療自然係好痛,痛後感覺成條腿都被打通,僅僅經過4次治療,我已可以慢慢企起身。」目前他持續到中山接受治療,已能拄拐扶牆慢慢行走。他坦言:「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實屬幸運!」

隨着體力精力以及腿腳恢復,黃先生重返診所行醫,目前每日能診症兩三小時,「其實我確診肺癌後一個月就開始恢復返工,當然希望未來能夠恢復再好些,能夠多返些工,治多些病人。說實話,中醫真的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