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生憑闌處】遊學記

2023-04-10 04:33:42 副刊

童 心

復活節假期,我帶學生們搭高鐵到北京,展開了一場「文化研學」之旅。登長城、遊故宮、看天壇、觀升旗,這些平日裏極度懶床的十六七歲的少年,即便是凌晨4點多,窗外春寒料峭,仍然可以一骨碌爬起來。在聊天群組裏,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要「把握機會,珍惜時間」。我很欣慰:不論是特區政府組織的「百萬青年看祖國」,還是社會各界共同為香港學生籌辦,讓他們有機會到內地親身體驗,對學生來說,都極具吸引力。

疫情3年,遠行遊學幾乎為零,他們內心深處對遠行的期盼、渴望與憧憬,自然十分強烈。一場遊學,讓他們更加懂事,為成長增添養分,為理想埋下種子。

20名同學顯然頗有收穫。在天安門廣場,他們看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濕了眼眶,洶湧澎湃的愛國情溢於言表,我想,這樣的現場體驗,一定勝過千百次的課堂教誨;在北京大學,他們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與之前幾年畢業於同一間中學、如今北大在讀的師兄師姐暢談,眼神中分明閃耀着理想的光芒,我想,這樣的生動激發,一定比無數次「你要勤奮再勤奮,考個好大學」來得更猛烈、更入心;在天壇,他們分組研究「天人合一」在「祭天」活動的應用,那些原本在中國歷史課本中令他們頭痛不已的大段文字,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他們不但找到了答案、強化了知識記憶,更在回音壁等古代科技應用面前,發出了「我們的祖先了不起」這樣由衷的讚嘆。

除了雄偉的建築、著名的文化遺產,我還特意帶學生們體驗了兩樣事:一是北京地鐵,一是北京早餐。北京地鐵,27條線路,807千米,475座車站,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同學們看着那密密匝匝的線路圖,脫口而出「北京地鐵真大啊!」我讓他們認真觀察、比較地鐵服務與港鐵的不同,學生們很認真地逐條記錄整理,然後研究這些大到布局、小到車廂座椅設計的不同背後,是北京作為首都承載的功能和定位不同。他們也在早晚高峰時,看到了真正的「大」與「多」,於是對於很多管理特點有了更好的理解。

北京早餐,讓孩子們感受到地道的北京風情、北方風味。炸焦圈、豆腐腦、爆肚、艾窩窩、豌豆黃……他們都津津有味地一一品嘗。特別是豆汁,讓他們印象深刻。第一次喝豆汁兒,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捏着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幾個同學,喝了兩次,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焦圈兒,又叫「小油鬼」,圈小如鐲,炸得焦脆酥香。學生們不但吃得香甜,更找來典故作為研學成果:從前北京粥舖的早點,講究吃馬蹄燒餅夾焦圈兒、喝甜漿粥。喝豆汁兒時一般配食焦圈兒。這焦圈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出來的食品。我這個做老師的,也跟着學習了很多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