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高光時刻——周建萍寫韓美林

2022-12-30 15:30:42 神州

2022年,周建萍三本新書《恰逢其時》《關門夫妻》《美·好生活》出版,她從妻子的角度闡述了一位藝術家的生命軌跡、創作過程和奮鬥歷程。

現將《恰逢其時》中《高光時刻》全文發布,以饗讀者。

《恰逢其時》

周建萍

《恰逢其時》是周建萍從妻子和搭檔的角度記述與韓美林的情感經歷和事業奮鬥歷程。本書通過十四篇紀實文章,詳細記述了周建萍女士及其團隊用「洪荒之力」捍衛和發展韓美林藝術的心路歷程,他們的「五個孩子」——四座韓美林藝術館和兒子韓天予的誕生與成長,韓美林八十歲開啟全球巡展中的一系列高光時刻,等等,以此向兩人二十年婚姻致敬。

高光時刻(上)

馮驥才說:「韓美林在一刻不停地改變自己,瞬間萬變地創造自己。每一天都在和昨天告別,每一天都被他不可思議地翻新。」

在2015年的一次韓美林藝術基金會理事會上,白岩松理事根據儒勒·凡爾納寫的《八十天環遊地球》勾勒出了「韓美林80歲環遊地球」的「藍圖」,得到了全體理事的響應。大家一致認為,有着深厚中華文化基因和強烈現代精神的韓美林藝術應該屬於世界,而美林藝術走出國門正是基於文化自信。

這種自信於2011年美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第六次韓美林藝術大展上得到印證。重建後的新中國國家博物館迎來首個藝術家個展——「韓美林藝術大展」。2011年12月26日,韓美林藝術大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開幕。在四十五天的展期中迎來五十四萬觀眾,真可謂盛況空前。此次大展的展陳面積為6000平方米,展出集書畫、雕塑、陶瓷、設計等門類的韓美林新作3200餘件。主辦方官網稱,「在山重水複的藝術道路上刻苦砥礪、修行十載的韓美林先生,其視野更為宏闊,進入到大自由和大自在的藝術境界,迎來了藝術創作的高峰。自美林2001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第五次韓美林藝術大展後,經過十年沉澱,終於厚積薄發,為世人帶來一場藝術之美的饕餮盛宴。」

2011年12月26日 美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韓美林藝術大展」開幕儀式上致辭

期間,美林除了藝術大篷車馳騁於祖國大江南北,致力於民族民間藝術的研究和發展外,還在杭州、北京建立了兩座韓美林藝術館。不可思議的是,五年之後,2016年12月21日,美林重返國家博物館舉行了「美林的世界·韓美林八十大展」,與2011年韓美林國博大展異曲同工的是:相同的展陳面積,相同作品體量和相同的賀歲檔時間,唯有不同的是,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美林又創造了幾千件完全不同的新作。

員工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韓美林八十大展」現場

這些作品無論從審美價值還是藝術形式,都體現了美林永無止境的創作激情。作為一個全能型的藝術家,五年內要完成數千件力作,這在當代中國,恐怕無人能出其右。

本次大展也是美林自201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這一殊榮之後的履職與踐行。展覽主題是「致敬文藝復興、回歸民族之根、履職文化擔當」,展覽由「藝術大篷車」「草木皆實」「百雞迎春」「泥土的光芒」「展翅的鳳凰」「遠古的呼喚」「神遇而跡化」「和平守望」八個部分組成。開幕式上,美林的導師、德高望重的百歲老人周令釗先生親臨現場宣布展覽開幕。

與此同時,韓美林全球巡展在水城威尼斯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威尼斯是「80後」韓美林開啟全球巡展後吹響的第一聲號角。事實上,美林也是新中國第一個走出國門舉辦巡展的藝術家。早在1980年,美林便在美國紐約、波士頓等二十一個城市舉辦巡展,在當時的藝術界引起極大反響,成為流行一時的中國文化代名詞。

美林在「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展覽開幕式上致辭

在美國巡展期間,美林獲得美國聖地亞哥市頒發的「金鑰匙」獎,紐約曼哈頓區將1980年10月1日命名為「韓美林日」。之後的四十多年間,美林開着藝術大篷車深入民間,高舉「同人民在一起,與傳統共命運」的旗幟,創作出無數扎根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作品,並將作品無償捐給國家,在全國東南西北建立了四座韓美林藝術館。

完成了對祖國和人民的回饋之後,「80後」韓美林再次出發,走出國門,擁抱世界。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韓美林八十大展」開幕前夕,2016年10月27日,「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韓美林全球巡展」在歷史文化名城意大利威尼斯成功舉行,展期四個月。該展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藝術愛好者,重量級嘉賓,如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意大利後現代設計之父亞歷山大·門迪尼以及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美術館的代表和收藏家團體。不同膚色的人們紛紛前來觀摩與交流,可謂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外媒報道稱「威尼斯被韓美林所征服」,伊琳娜·博科娃總幹事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韓美林而驕傲」。10月28日,鑒於美林在藝術創作和國際文化交流上的突出貢獻,威尼斯大學特別授予美林為「榮譽院士」。

如果說建館和國內巡展我們還有點經驗,那麼走出國門辦展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我們的團隊有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從策展、設計、運輸、布展到開閉幕等均做到井然有序地自主完成,這應該得益於我們的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趙力。

美林與韓美林全球巡展總策展人趙力

2016年芒種那天,我們有幸認識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和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教授。曾幾何時,我們如同找對象一般,在中國美術界優秀策展人中尋尋覓覓,最終與這位資深的、內斂的、務實的、淵博的、時尚的策展人牽手,這一牽手,我們便走過了五年的光輝歷程。或許,連趙力自己也不曾預知我們之間有如此之深的默契度。五年間,在韓美林全球巡展總策展人趙力的「指揮棒」指引下,我們打勝了一場又一場「硬仗」(大展),國際的有:意大利威尼斯、法國巴黎、列支敦士登、韓國首爾、泰國曼谷。國內的有: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和南山博物館,未來可期的國內外大展還有無數。

「作為當代中國的藝術大師,韓美林的藝術創作始終伴隨着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他的很多藝術傑作深入人心而影響深遠,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文化代表、時代的文化標記和我們共有的文化記憶。」這是趙力寫在《美林的世界》上的捲首語。

我們團隊以此為感召,努力用藝術向世界表達中華文化。每一場戰鬥打響前,我們總是要做足「功課」,首先便是趙力的策展理念。每一次,我們都會耐心地等待趙力的策展「綱領」的新鮮出爐。趙力則不負眾望,拿出一個個不同凡響的策展「台本」,緊接着,我們開始做展陳方案,並付諸行動。每年的芒種日,我們總是不能忘懷,因為它是我們和趙力的「定情」日。

美林經常說,我是人民培養的,我的作品屬於國家,國家對美林也寄予了厚望。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美林先後在威尼斯、北京、巴黎三地舉行巡展。

開幕式上每一位嘉賓均戴着美林藝術元素的藍染圍巾

展覽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由清華大學、威尼斯大學、威尼斯國際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協辦,韓美林藝術基金會、韓美林藝術館(杭州/北京/銀川)承辦。

作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藝術家、至今仍活躍着的中國當代藝壇領軍人,面對全球化的文化環境和多元化的當代藝術格局,年屆八十、藝臻巔峰的韓美林,希望通過「全球巡展」的方式走出國門,展現既傳統又現代、既有東方特色又具國際化的藝術創作,展示東方藝術的神韻和精神內涵。

為何全球巡展首站選意大利?美林的回答是,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文化的兩面旗幟,選擇在威尼斯,是因為那裏有古老的威尼斯大學。該大學創建於1868年,是歐洲第二古老的大學,也是意大利最早的公立大學之一。威尼斯大學校長米切拉·貝格里斯在開幕式上說:「威尼斯是最早對中國感興趣的西方城市,今天韓美林將中國藝術、中國藝術家的現代精神帶到威尼斯,正如700多年前馬可·波羅到中國一樣,今天韓美林先生的到來,對於東西文化的交流和了解,無疑有着特別的意義。」

四個月的展期,威尼斯處處都散落着韓美林巡展的印痕,歌劇院、教堂、學校、書店、貢多拉,甚至是冰激凌店都能看到「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世界在威尼斯」的海報,到處都充斥着—「IamHanMeilin」道旗。展覽期間,有兩位尊貴的嘉賓專程從巴黎和米蘭趕到展覽現場,至今令我們難忘。

2016年「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VI主視覺在貢多拉船上分外耀眼

一位是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她看完韓美林藝術展九個展廳九個主題的展覽後,在嘉賓留言簿上寫道:「壯觀的展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有韓美林這樣一位『和平藝術家』而感到驕傲,感謝他的作品所傳達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音。」當晚,在「羅卡宮」晚宴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的韓美林做了「保護地球」的精彩發言,他謙恭地表示:「我今年八十歲,餘年有限,此生第一職業:畫畫;第二職業:還是畫畫。以此呼籲天下的人們愛地球,愛人類,愛人類的朋友(動植物)。我將傾其所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愛護和平是我終身的天職。」

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赴威尼斯參觀韓美林藝術大展

另一位嘉賓便是意大利國寶級的設計宗師,被尊稱為「意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之父」——亞歷山德羅·門迪尼。2016年4月,我們專程去米蘭門迪尼的工作室看望了他,當得知美林即將在威尼斯、北京、巴黎等城市舉行世界巡展時,門迪尼說他必須來觀展,美林說,您是我的老師,您如來看我的展覽,我當努力不令您失望。記得當時門迪尼先生說,我哪能做您的老師啊!美林回答,在中國只要年長一天也是兄長,更何況您比我大五歲。門迪尼遵守諾言,2016年10月31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他風塵僕僕地下了火車後,立馬換乘快艇來到了威尼斯大學碼頭,美林興奮地撲上去給了他一個「熊抱」。

2016年10月31日 門迪尼專程從米蘭趕來韓美林威尼斯巡展現場

門迪尼先生說,你的展覽開幕後,我從意大利媒體上看到了鋪天蓋地的報道,從我藝術界朋友們那裏聽到了讚不絕口的評價,所以,我今天迫不及待地從米蘭趕來了。參觀結束,我們邀請門迪尼到我們臨時下榻的伯爵府吃凌大廚掌勺的「韓家菜」。門迪尼說,他已經饞了三年「韓家菜」了,今天終於可以在他們的國度一飽口福了。

由於展覽周期比較長,為便於工作與生活,我們在威尼斯租賃了幾個公寓,作為我們和員工們的歇息之地。威尼斯是座水城,令人垂涎的是幾乎家家有碼頭,我們幾乎天天在自家門口坐着快艇去超市和海鮮市場買菜。望着幸福地吃着韓家菜的門迪尼,美林對他說:「也許上輩子我們是一對要好兄弟,上帝看我們太好了,就讓我們這輩子分開,一個在意大利,一個在中國,等到耄耋之年才見面。更也許,上輩子我們是情人。」當翻譯將韓美林的話轉述給門迪尼時,門迪尼哈哈大笑,說:「這輩子做情人也不晚!」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永別!至今那天在夕陽下,門迪尼在伯爵府碼頭坐上快艇、用手向我們做着「比心」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在威尼斯運河邊與門迪尼最後一次見面

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水城威尼斯掀起了一股「韓流」,美林無論走到哪裏都會遇到善良可愛的當地人和遊客。他們會對美林說:「我認識你,你是韓美林,要不要去我家坐坐?」展廳的留言簿上每天有無數觀眾留言,有的說:「感謝你,這次巡展選擇了威尼斯」;有的說:「在韓美林作品中可以找到真正的純凈和狂野的精神,這裏,我們感覺像漫步在彩虹上,我們從未見過如此溫暖如此充滿愛的展覽」;更有的說:「韓美林的作品有些像Tpies(塔皮埃斯)、像Mir(米羅)、像Altamira(第一個被發現的繪有史前人類壁畫的洞穴,位於西班牙北部),還有些像Matisse(馬蒂斯),當然,更像韓美林。奇妙!使獨特的藝術,成為永恆。」對於幾十年後初次走出國門的我們,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摸索中前進,起初,巡展宣傳我們請了國際公關公司,但他們拿出的方案令人失望,畢竟中國藝術家巡展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我帶領着團隊只能硬着頭皮自己上,我們開通了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國際賬號——好在無知者無畏,雖然辛苦些,但我們成功了。

要說挫折,那是在意大利,我們見識了貌似純粹,其實很「市井」的真正的「威尼斯商人」,代價是損失了點錢,但與我們成功地致敬了文藝復興相比,這僅僅算是個小插曲。

四個月的展覽,讓我們愛上了威尼斯,愛上了南歐人的奔放,水城的浪漫,更喜歡那些充斥着文藝復興印跡的威尼斯風情小巷。除了展覽本身,最為難忘的是伯爵府,感謝伯爵夫人的慷慨,偌大的伯爵府能成為本次威尼斯展覽的大本營,與有榮焉。伯爵府不僅滿足了我們的「中國胃」,還帶給我們一個歐洲的家,讓我們身臨其境,體驗了一把中世紀的歐洲貴族生活,這何嘗不是一次人生的體驗?諸如伯爵家有着紳士風度的斯里蘭卡管家,閣樓上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家族資料,客廳牆上的老油畫,餐廳尊貴的瓷器……午後落日下,我們喝着咖啡在陽台上欣賞着大運河中川流不息的貢多拉,在自家碼頭感受與客人揮手致意的別樣情懷,如此這般,終將成為「韓美林全球巡展」首站的永恆記憶。

「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展覽期間與伯爵夫人

2016年到2017年,美林是忙碌的,意大利威尼斯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兩個展覽同步進行,緊接着,巴黎巡展的號角即將吹響。韓美林藝術基金會每年在12月21日舉辦「韓美林日」,這個日子除了是韓美林的奉獻日外,還會舉行一個藝術講壇。

在2016年題為「跨越時空的藝術力量」藝術講壇上,馮驥才說,「韓美林是不要傳統嗎?不是,他要傳統,他要的是另外的傳統,他抓到了傳統兩個最根本的東西,一個是遠古,一個是民間」;余秋雨說:「藝術家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用孔子的話就是盡善盡美,韓美林身上,他每一幅畫都能感覺到天地元氣,這個『元』字,帶有初創性,帶有創新性,還像小孩一樣,他的元氣的『元『把握的非常準確」;范迪安說,「大家能夠感受到韓美林的藝術是打破文化邊界,或者說通過穿越文化邊界而獲得不竭創造力的藝術,是他融古匯今,在一種被稱為藝術創造通感上所形成的成果」;漢斯·道維勒說,「韓美林的藝術創作奇妙多變,而通過創作,他成為自己那片天地的主人,他的作品以神奇的方式,把藝術品,審美難題,以及一個意志堅定、工作勤奮的創作人聯繫到一起」;葉錦添說,「但凡有美,黑暗裏面也有光芒可以給人寄予希望」;馬未都說,「從某種角度講,韓美林就是一個良工,為我們,為民族去造物,大匠誨人,一個人只有站得高的時候才能用你的言行教育別人,警醒這個社會」;白岩松說,「韓美林不管是有意識,還是下意識,還是經歷給他的東西,他已經想明白了一個更大的道理,我要讓我的作品中沒有任何陰影,全部是美。當美佔據了足夠空間的時候,惡不就消失了嗎?」

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巴黎」開幕前夕

巴黎是個藝術浪漫之都,耳熟能詳的便是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和盧浮宮,諸如奧賽博物館、大小皇宮等這樣被海明威稱為「可移動的盛宴」也不少。神奇的塞納河撫育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家,據說20世紀初,蒙帕納斯藝術家,如亨利·米勒、馬蒂斯、畢加索均在巴黎受到了藝術的熏陶和滋養,從而厚積薄發,走上了屬於自己藝術的巔峰。

巴黎時間2017年3月9日,「韓美林全球巡展」第三站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2017年「美林的世界在巴黎·愛與和平特展」開幕式

在「美林的世界在巴黎·愛與和平特展」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格塔丘·恩吉達(GetachewEngida)致辭說:「這是一個特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韓美林先生所舉辦的展覽,此次展覽蘊含了韓美林藝術世界的廣度與深度。在這次展覽中,我們看到了韓美林與藝術的對話,看到了韓美林藝術的靈魂宗旨。韓美林先生,您曾經說過,我們不應該輕視藝術創作,它有着改變世界的力量。如今,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生態變得越來越不平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教育下一代來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星球。這次展覽完美詮釋了這些話,向觀眾傳遞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強調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保護世界和平的一貫倡導。」

當天下午,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風塵僕僕從國外趕回巴黎。看了展覽後對「韓美林全球巡展」第三站來到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表示熱烈歡迎,並對韓美林以「愛與和平」為主題而展出的作品讚不絕口,多次用中文說:「非常美!」

伊琳娜·博科娃參觀「美林的世界在巴黎·愛與和平特展」

馮驥才認為:「選擇在巴黎這樣一座城市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第三站,使得韓美林與塞尚、凡·高、畢加索進行了跨越時空又近在咫尺的藝術對話,這就是文化多元、文明多樣,因交流、互鑒而呈現的多彩世界。」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果,在美林巴黎巡展上得到了印證。「美林的世界在巴黎·愛與和平特展」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的四十八天裏,各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大使、法國文化部、法蘭西藝術學院、巴黎美院、法國藝術家協會、大皇宮、小皇宮、奧賽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橘園博物館、德拉克洛瓦國立博物館、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著名藝術機構的館長及其代表,先後參觀了展覽,盛讚韓美林藝術,盛讚中華文化。巴黎七區區長看了展覽留言道:「韓美林先生對各個藝術領域的敏感性、優雅度與創造力,賦予了他這些偉大的作品一種可以為世人所接受的普世性與整體感。他的才華是多麼讓人震撼啊!」

一位正在學習中文的法國老爺爺,參觀完展覽後,帶着激動的心情告訴工作人員:「我認為,韓美林的藝術成就遠遠高過畢加索,他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頂尖藝術家。一位藝術家能在自己的國家、在1400多年歷史的大運河的兩端分別擁有自己的個人藝術館,是一件多麼令人鼓舞的事。他的藝術的確令人嘆服!」

「美林的世界在巴黎」觀眾如織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我們為全球巡展製作的紀錄片《韓美林》,在巴黎巡展期間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時一樣,均成為網紅打卡點,儘管巴黎展覽的視頻播放區域條件有限,但眾多觀眾或站着或席地而坐看完這部長達120分鐘的紀錄片。美林歷經磨難、跌宕起伏的風雨人生,精彩的藝術創作過程和藝術大篷車的採風經歷,包括三座韓美林藝術館的建設心路歷程,均吸引了眾多不論年齡、不論國籍的觀眾,大家看到情到深處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2016年7月1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出訪的活動中,贈送給享有「法蘭西文明的象徵」之譽的法蘭西學院一幅中國著名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劉延東副總理介紹說,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韓美林所繪的奔馬。美林為這幅作品的題跋為:「法蘭西學院惠存,千里騰驤亦有神,萬駿揚蹄先為龍。二〇一六年六月十八日海右人美林八十。」美林說,這是一匹千里馬,馬在中國又有「大龍」之稱。在萬馬揚蹄奔騰之中,誰跑在前面誰就是龍。希望中法兩國在推動世界文明交流和互鑒中,發揮榜樣作用。

劉延東副總理贈送美林作品《奔馬》給法蘭西學院

2018年,對於美林來說,也注定是馬不停蹄的一年。4月24日,美林在洛桑國際奧委會獲得「顧拜旦獎」後,便直接來到全球巡展第四站——世界郵票王國列支敦士登。為什麼選擇在這樣一個僅160平方公里,卻有着百年郵票歷史的袖珍小國辦巡展?那是因為美林一直鍾情於方寸的藝術——郵票,1983年的豬生肖郵票和1985年的熊貓郵票,均是美林藝術走進千家萬戶的「大功臣」。

從洛桑到因特拉肯,是我人生中走過的最美的一段路,生命起源的三要素——空氣、陽光和水,在這裏均是極品。當登上位於瑞士因特拉肯小鎮的億萬年永凍層少女峰(世界上最長的冰川),滿目的藍天白雪,讓你感到世界竟是如此純凈,蒼穹也只有一步之遙。在少女峰,我們的員工給他們的家人送上了祝福,美林與我也激動地給剛滿百天的小兒子天予送上了祝福!

在瑞士少女峰

在盧塞恩湖,我們被一尊名為《垂死的獅子》的石雕震撼到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瑞士派了千名僱傭兵戰死他鄉,為此,丹麥雕塑家巴特爾·托瓦爾森設計雕刻了這尊雕塑,雕塑的上方刻有拉丁文——「獻給忠誠而勇敢的瑞士」。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讚頌這尊石雕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美林說,二百多年前歐洲雕塑家居然創作出如此傳神之作,真是了不起,可見藝術之永恆。

別看列支登士敦這麼一個世界第六小的國家,卻是2018年的人均GDP接近16.4萬美元的富裕國,郵票產業在列支敦士登的國民經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佔全國財政收入的10%。最有意思的是,國王就如他們的大家長,皇宮位於山頂,國王在家時,家門口插上一面旗幟;外出時,旗幟就降了下來。只要旗幟在山頂高高飄揚,臣民們便可以隨時去他家串門。

列支敦士登十二生肖紀念郵票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館長雷諾是我們的好友,他經常來北京,與美林結下了深厚友誼。雷諾館長表示,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能迎來像韓美林先生這樣偉大的藝術家的作品,是一種緣分。中國駐蘇黎世兼駐列支敦士登公國總領事趙清華也特意從瑞士蘇黎世趕來參加開幕式,並對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為推廣中國文化藝術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為了紀念「韓美林全球巡展」來到列支敦士登,列支敦士登郵政總公司發行了一版珍藏版郵票。票面圖案取自韓美林精心創作的十二生肖作品。韓美林的生肖作品構思巧妙、造型誇張、色彩艷麗、生動活潑,廣受藝術愛好者喜歡。韓美林為中國郵政多次設計生肖郵票,他的生肖作品登上了世界「郵票王國」的方寸天地,從而成為中國與列支敦士登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高光時刻(下)

繼意大利威尼斯、中國國家博物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列支敦士登展覽之後,韓國首爾是「韓美林全球巡展」的第五站。本次展覽由首爾藝術殿堂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辦,並得到了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中央文史館的大力支持。從最初的考察到備展、布展,歷時不到一年時間。

美林的首爾展源於2017年8月,美林受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之邀,為「中韓建交25周年慶祝活動」設計紀念標誌,並在中國駐韓國大使館舉行「美林的世界·百雞百吉」藝術展。與此同時,為紀念中韓建交25周年,藝術殿堂舉辦了「從木匠到大師——齊白石藝術作品展」,邱大使夫婦邀請當時正好在首爾的美林和我陪同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夫人金正淑女士觀看展覽,當年的12月14日,金正淑夫人便來到北京訪問了韓美林藝術館,當欣賞完美林的數千件作品後,金正淑夫人說:「我認為美林先生是當代中國藝術界唯一能與齊白石媲美的藝術家,作品中傳達的重點思想都是和平,尤其是人與自然的和平。這是藝術打動人心之處,非常期待韓美林作品能來韓國!」於是,首爾展就這樣決定了。正如金正淑夫人後來給美林的來信所說:「這是緣分的延續……」

韓國總統夫人金正淑參觀北京韓美林藝術館

策展人趙力在思考首爾展時,考慮到正值韓國成功舉辦冬奧會之後,故將這次展覽主題確定為:「韓美林的世界在首爾——激情·融合·奧運」。「激情」,是對韓美林創作語言的提煉;「融和」,是對韓美林創作宗旨的闡釋,而「奧運」則是對國際奧委會授予韓美林「顧拜旦獎」的積極回應,也是對剛剛成功舉辦平昌冬奧會的韓國的由衷祝賀。因此,展覽還特別加入了「你好首爾,我是韓美林!」和「奧運」兩個特別展示項目。「你好首爾,我是韓美林!」是以「時間軸」的直觀方式以及在展覽序廳部分以精心挑選出來的代表作品,來向韓國觀眾介紹韓美林八十多年的藝術人生。而「奧運」的展示項目,則圍繞着韓美林與奧運會的不解之緣,以藝術、設計作品以及大量的歷史手稿和文獻,向大家講述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與偉大的奧運會之間過去已經發生過並且現在正在發生着的「傳奇故事」。

2018年6月韓國總統夫人金正淑(左三)、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都鍾煥(左五)、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左二)、藝術家韓美林等共同為展覽開幕剪綵

2018年6月5日,一股「韓流」「登陸」了首爾,「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爾」開幕式在藝術殿堂成功舉行,韓國總統夫人金正淑、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都鍾煥、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和美林等共同為展覽開幕剪綵。金正淑夫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說:「今天開幕的『韓美林全球巡展』,是繼去年慶祝韓中建交25周年而舉辦的齊白石作品展之後,又一重要的、具有深遠意義的文化盛事。在齊白石作品展上,我有幸認識了韓美林。以此緣分為基礎,去年12月以韓中首腦會談為契機,我在北京參觀了韓美林藝術館。韓美林先生的作品令我深受感動,如今能有機會在韓國讓更多人欣賞韓先生的作品,我感到非常高興。」邱國洪大使致辭時說:「在當前半島局勢出現積極變化、中韓關係持續深化發展的背景下,『韓美林全球巡展·美林的世界在首爾』展覽在韓國的舉辦可謂恰逢其時,將為豐富中韓文化交流內涵、促進兩國民心相通、拉近兩國人民距離、鞏固中韓友好合作發揮積極作用。」美林在致辭中表示:「我不是政治家,不推銷政治,但作為一個藝術家,我推銷感情。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能夠傳遞愛與和平的理念,傳達對真、善、美的追求。」

與美林在「美林的世界在首爾」——韓美林藝術大展開幕現場

開幕式結束後,受文在寅夫人金正淑的邀請,美林和我、邱大使夫婦以及出席首爾展的陳履生、趙力、李玉剛等部分嘉賓一同前往青瓦台,出席了總統夫人親自安排的晚宴。在青瓦台,我們享受了高規格的禮遇,感受到了文化外交的魅力。

2018年6月5日「美林的世界在首爾」——韓美林藝術大展部分嘉賓受總統夫人之邀在青瓦台

那個初夏,「韓流」在首爾颳得有點猛,韓國人說:韓美林是韓國人,因為他姓「韓」。

子丑寅卯本是天上密碼。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大量創作了「十二生肖」形象的藝術家,2019年韓美林再次攜手中國郵政集團推出「豬」生肖郵票(《己亥年》特種郵票)。此舉本身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加之故宮博物院也正準備在春節期間推出「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活動,「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以此為契機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生肖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圖騰和符號,馮驥才說,在故宮辦生肖展真是一個奇妙的構想。趙力將本次展覽策劃為以韓美林的「生肖藝術」為核心,選擇了繪畫、書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鐵藝、傢具、民間工藝等使用傳統媒介的創作類型,以體現藝術家對傳統技藝、傳統風格、傳統美學等的理解與傳承,與此同時又能從個性氣質與時代精神等多個角度來闡發韓美林的藝術突破與藝術創新。

展覽分為「生生不息」「藝術魔牆」「藝術大篷車」「『郵』中讚美」「為美成林」共五個部分,分別從不同角度呈現了韓美林的藝術創作和探索過程。趙力認為,韓美林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他的藝術以全球化的現代變革為背景,更源自中國的民族文化傳統。這樣的多面性無疑也具體反映在韓美林的「生肖」創作之中。從表面來看,「生肖」作品是韓美林動物題材創作的組成部分,但是從藝術成就來說,他的「生肖」作品更是對自我創作甚至是藝術傳統的超越與提升。

2018年12月21日,故宮博物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將於2019年1月5日在故宮文華殿隆重開幕。

2019年1月5日嘉賓們在故宮共同為「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揭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寶庫,它既古老又現代,既包容又開放,既民族又世界。韓美林先生是當代中國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也是一位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的開拓者、實踐者和集大成者。生肖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永恆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組成部分,「生肖」文化本就是中國人「過年」文化習俗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與故宮博物院即將舉辦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展」必將相映成趣。

美林表示:「我的『藝術大篷車』,走過了古老的文化,走過了中華大地,還走到了非洲、美洲,我們走了四十多年,又走回了家,走進了故宮。故宮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最大的家,我的生肖藝術大展將在故宮與大夥兒一塊過大年。」

己亥年正月十六,在「生肖藝術與文化基因」為主題的專家研討會上,專家們的評價為歷時四十五天、近五十萬海內外觀眾享受的這場藝術盛宴——「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中國美協副主席,原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發言時說:「韓美林是個巨匠!他的作品擺在世界任何一個美術館都不遜色,韓老師藝術的特點,這一百五十年來只有一個人跟他是同一個類型,那就是齊白石。他們的作品真正地體現了中國精神,因為他們不重複古人,不重複洋人,不重複時人。」

「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專家研討會在故宮舉行

由於故宮生肖展是在春節期間,雖然我們的員工不能回家過年,但卻對每天能「進宮」上班有些許成就感。故宮一天的參觀人數對於我們館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作為藝術館從業者,觀眾參觀數量是衡量展覽成敗的標準,這四十五天中,大家彷彿每天都在過大年。

己亥年初始,2019年2月13日,巴黎大皇宮颳起一股中國風。受法國藝術家沙龍展主席德拉樂芙女士(MartineDelaleuf)親自邀請,經過德拉樂芙主席和沙龍展委員會的精挑細選,美林的三幅人體畫作品遠渡重洋來到法國,陳列展示於大皇宮展覽的中央區域,這也是本次沙龍展內唯一的主辦方邀約區域。

此次展出的三幅將中國水墨與當代西方人體繪畫精妙結合的人體彩墨作品,是美林的代表作。作品中墨彩的暈染和濃淡傳遞着濃濃「中國味」,而畫面主題卻是超越中國傳統紙墨作品的寫意女人體,或是唯美的背影,或是溫婉的側顏,無不展現着女性獨有的曲線之美。美林曾經在畫冊《豆蔻梢頭》的序言中寫道:「人體是什麼?我講不好,但是我認為他是世界上最說不出、道不明的一個『什麼』。人們的才智,即使最豐富的語言、最優美的樂章、最浪漫的詩歌又能怎麼樣呢?你急得滿眼血絲、唾沫星子滿天飛,料你也講不好人體有多美!再能耐的畫家、再瑰麗的色彩、再瀟灑的線條也抹不出人體那些微妙的、獨到的、抓耳撓腮的『美』。」

作為一個法國最具歷史意義的藝術展,巴黎大皇宮藝術沙龍展一個多世紀以來接待了來自世界多地的藝術家,代表兩方藝術界最鼎盛時期的印象派大師莫奈、塞尚以及雕塑家羅丹等,都因參加這個展覽而開始為世人所熟識。

這次巴黎大皇宮展覽期間,美林的作品吸引了無數觀眾的駐足,人們都被這種唯美、簡潔又靈動的畫風吸引,讚嘆中國式水墨特有的淡雅所帶來的別樣的含蓄之美。

對於美林這次參展的作品,國際專業人士紛紛表示,在韓美林的人體作品裏,讓你感到一種速度的美,順手牽羊的隨意,不假思索的流淌,轉瞬即逝的神來之筆。飛動的線條彷彿是在既定的軌道上滑行,準確地勾勒出千變萬化的形體姿態,這體現了世界級藝術大師對美的提煉和升華。

早在2018年4月5日,應中國政府邀請前來訪華的泰國公主瑪哈·扎克里·詩琳通(MahaChakriSirindhorn)專程來到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參觀。這位熱愛中國文化的泰國皇室尊貴的公主,在北京剛剛過完六十三歲生日,第二天便來到了北京韓美林藝術館。

詩琳通公主從小對中國文化耳濡目染,和韓美林藝術有着奇妙的緣分。整個參觀過程,公主與美林跨越了語言的障礙,不像初次見面,倒像是老友久別重逢。更讓人難忘的是,公主全程都拿着筆記本對每一件作品做了筆記。愉快的參觀結束後,公主一行來到了美林畫室,也許是被畫室裏的創作氛圍所感染,公主和美林不約而同地邀請彼此共同執筆即興創作書法《扎根沃土》,留作紀念。

參觀結束後,我們請公主在家裏享用了「韓家菜」。望着一桌子韓美林文創餐具,數十道韓美林元素創意菜,詩琳通公主笑言:你們家處處是藝術品,只要是經過韓美林的手,都是藝術。我為公主斟上了我家鄉五十年的女兒紅,大家杯盞交錯,興之所至。席間,藝術館的員工們還特意為詩琳通公主推上了裝飾有代表中國的熊貓和代表公主生肖的蛋糕,再次祝賀公主生日。

整個用餐過程中,公主與美林交談甚歡,公主說韓美林藝術館是個不可思議的地方,數千件作品全球巡展是個奇跡,韓美林本身就是個傳奇!

2019年10月9日,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塔薩·素帕頌特地來到北京韓美林藝術館參觀並拜訪韓美林。在交談中,雙方達成共識,決定在庚子鼠年到來之際,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辦「韓美林全球巡展」第六站,並選定「生肖」作為展覽主題。

在曼谷「韓美林生肖藝術展」上與詩琳通公主合影

2020年1月21日,泰國首都曼谷迎來了「泰國歡樂春節——韓美林生肖藝術展」的盛大開幕。本次展覽是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支持下,由泰國國家旅遊局、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以及暹羅百麗宮聯合主辦。中泰兩國友誼在庚子鼠年新春,以「韓美林全球巡展」的步伐,用韓美林生肖藝術的方式呈現,奏響歡樂的新春序曲。

展覽開幕的時候,武漢疫情已經暴發,美林說,我是個爺們,既然承諾了,這個時候,即便天上下冰雹我們也得去。於是,大年初一,我們一行人全副武裝地赴大興機場,登上飛往曼谷的飛機。

到了曼谷,我們感覺那兒的新春氣氛比中國濃多了,滿大街都是舞龍舞獅子的,完全沒有疫情的恐慌。下了飛機,我們顧不上回下榻的酒店,便隨泰國總理巴育以及各界人士一同參加了當天的泰國春節慶祝宴會。我們欣喜地又一次見到詩琳通公主,並坐在她一側。公主在她自己的國家享受着崇高的禮遇,她微笑地向我們問好,說歡迎我們來到泰國,並和藹地向我們推薦泰國菜。宴會結束後,我們與公主合了影。由於泰國皇室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故我第一次在別國土地上感受到「尊貴」二字。

2020年1月26日,即中國大年初二的上午,我們早早地來到暹羅百麗宮,它是曼谷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最現代和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韓美林全球巡展」第六站選擇在這裏,無疑是一次新的嘗試。

美林向詩琳通公主介紹「美林的世界在曼谷——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展覽作品

不一會兒,詩琳通公主來了,她首先聽取了泰國旅遊局對生肖展覽的匯報。隨後在美林的陪同下,她在紅色的宣紙上用中國書法寫下了此次展覽的主題——歡樂春節,並對韓美林說,今年是她學習中文的第四十年,中國文化尤其是書法對她影響深遠。在隨後的參觀過程中,詩琳通公主表示:「泰中兩國都有生肖文化,韓美林生肖藝術展覽對於泰國民眾是非常親切的,這也是泰中兩國文化藝術交流的一個平台。」她在熊貓雕塑前駐足,不停地說這些小熊貓簡直太生動、太可愛了;她在生肖羊的作品前駐足,說她自己就是屬羊的,這個展覽太好了,因為每個人都能在這裏找到自己;她在吉祥象雕塑前駐足,說韓美林先生非常了不起,他不僅擅長中國藝術,還能夠將泰國、印度的佛教藝術融入自己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在我們泰國也能看到,真是太棒了。

美林表示,能在自己本命年的第一天來到泰國參加自己全球巡展第六站的活動,感到很高興,感謝中泰兩國政府及民眾對他藝術作品的喜愛。美林還說,泰國曼谷是東南亞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之一,能夠在此時、此地舉辦自己全球巡展的第六站,體現了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景象。

大年初三,泰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一時間,酒店工作人員全部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處於「一級戰備」狀態。美林和我則仍按照日程前往曼谷金佛寺拜見副僧王頌德通猜。

美林與頌德通猜副僧王

美林一生與佛有緣,這次與僧王亦是一見如故。副僧王請徒弟拿來了泰國佛教文化中的一尊「象神」送給我們。他說大象無論在泰國還是中國都是吉祥的象徵,最近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牽動全世界的心,用吉祥的「象神」祈禱中泰兩國人民都能獲得平安吉祥。韓美林也拿出了自己為金佛寺專門準備的雕塑作品,巧的是,也是一尊小象。副僧王頌德通猜看到後驚喜萬分,不停用手撫摸着小象的耳朵。他的徒弟說從來沒有見過師父如此喜愛一件藝術品。更讓他所有徒弟沒想到的是,會見到最後階段時,副僧王拿出了自己的加持手杖,向韓美林介紹說,這是他師父傳給他的,已有百年歷史。是一根由純實心的竹子打造,刻有四面佛、經文的手杖,是師父和自己最為珍愛的信物。今天與美林有佛緣,決定將手杖贈予美林,不是認為美林年紀大需要手杖,而是祝福美林吉祥如意、平安喜樂。美林接過手杖,動情地說,這幾天身在泰國,心系疫情中的中國,祈願天下眾生轉危為安。

在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塔薩·素帕頌為我們餞行的晚宴上,我們看到了泰國旅遊局發出一封倡議書,倡議中泰兩國人民同舟共濟,戰勝疫情。他在倡議書中提到,泰國國家旅遊局對疫情的發展一直予以密切關注。他希望中泰兩國人民、各政府職能機構和民間組織都該以力所能及的恰當方式,為在一線奮戰的中國醫護人員、駐守人士和患者送去關懷和幫助。宴會上,育塔薩局長不停地接着記者電話,他說記者詢問接下來泰國是否不再接受中國遊客。育塔薩回答:既然中泰一家親,兄弟姐妹感冒我們就不應該排斥。

翌日,我們啟程回國,泰國旅遊局派代表到機場為我們送行,臨別遞給我們兩百隻N95口罩,令我們感到無比溫暖,真正感受到了中泰一家親!回到北京,新冠疫情擴散到全國,美林以沉重的心情拿筆寫下《民瘼懷憂》——祝祖國人民健安。

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塔薩派副局長專程送來了關切禮物

因為疫情,韓美林全球巡展暫時「停擺」。但2020年12月21日,「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韓美林藝術展:天·地·人·和」「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如約而至,分別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南山博物館隆重開幕。

展覽開幕式上,馮驥才說:韓美林總是一刻不停地改變自己,瞬間萬變地創造自己。每一天都在和昨天告別,每一天都被他不可思議地翻新。

故宮展開幕式美林戴上「天書」圍巾
「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開幕式揭幕嘉賓(左起:謝維和、莫言、馬鋒輝、于再清、鄭欣淼、黃潔夫、常沙娜、王旭東、韓美林、李群、劉玉珠、閻崇年、演覺法師、丘成桐、彭剛、姜昆、徐里)

一年後,2021年12月22日,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停止,「納天為書——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樓展廳如期開幕。王旭東院長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故宮博物院、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納天為書——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是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的一次碰撞與融合。故宮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馮驥才發來祝賀視頻賀詞,他說,當韓美林這些當代作品懸掛在故宮古老而沉靜的宮室中,在海量的藝術寶藏之間,我們彷彿可以聽到一種無聲的對話。古老與現代的對話。在這對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美妙的根性的聯繫,一種長流不息的傳統,一種時代的更新,從而引起我們的深思。而一周前剛做了心血管支架手術的美林在致辭中慷慨陳詞:「天書」在我的藝術領域裏,是特殊的存在,對我的藝術和靈感是質的提升和改變。故宮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最大的家。能夠兩次進故宮辦展覽,是我對民族文化的溫情敬意。

「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團隊合影

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戰略規劃助理總幹事漢斯·道維勒、西班牙著名藝術家胡安·里波列斯,日本和紙藝術家堀木惠理子,韓國藝術殿堂首爾書藝博物館館長李東拲,分別發來熱情洋溢的賀詞。

美林常說,八十歲是書畫家的黃金年齡段,諸如老編審、老中醫、老船長……這些均是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的、屬於經驗積累的職業。所以說,自己的藝術生命才剛剛開始……

我相信,一切真的剛剛開始,美林已經做好了準備,張開雙臂,擁抱全世界,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是恰逢其時。

《恰逢其時》作者介紹

周建萍,編劇,1964年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首屆作家班。現任四地韓美林藝術館總館長(杭州、北京、銀川、宜興)、韓美林藝術基金會秘書長。曾任浙江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大型活動主任、北京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中國夏衍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創作電影、電視劇、小說、報告文學等200餘萬字,發表於全國各大刊物,其中電影劇本《女兒谷》被著名導演謝晉搬上銀幕,該片於1996年獲得第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高榮譽獎、入選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2002年起連續13年擔任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總策劃。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央視網)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