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公司能不能離開中國市場,能不能和中國脫鈎?」28日在江蘇蘇州舉行的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上,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塔塔集團中國區總裁詹宏鈺自問自答,通過一系列數據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總部位於印度孟買的塔塔集團是全球著名的跨國企業,業務領域涉及IT、汽車、鋼鐵、化工、電力等,2021-2022財年銷售收入超過1,28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於印度之外,全球共有93萬名員工,旗下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400億美元。
詹宏鈺表示,中國是塔塔集團的重要市場和採購來源地,目前在中國共有十幾家公司和6,000多名員工。他說,過去能夠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的大多數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工廠,但隨着近年中國產品國產替代的發展,現在中國公司已經可以提供大多數國際市場要求的產品。相比之下,東南亞等地本土公司的生產水平相對較低,而且產品範圍和種類相對較窄。一旦更換產品或採購量增加,就會出現嚴重的產能不足、交貨期長等問題,導致採購成本大幅增加。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領先全球
反觀中國,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高達4.87萬億美元,而美國製造業增加值是2.5萬億美元,德國是7,700億美元,日本是9,800億美元,韓國是4,000億美元左右,這些國家全部的製造業增加值加起來是4.7萬億美元,比中國還少一點。此外,去年印度製造業增加值是4,400億美元,越南是900億美元。
「把所有最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加起來也不過跟中國差不多,這就說明中國製造業滲透是非常之深之廣。」詹宏鈺認為,這得益於中國內陸基礎設施完善,還有產業集群發達,並建立起統一的大市場,這個市場不但是消費市場,也是供應鏈市場,而且還在不斷地升級換代。
◆香港文匯報記者 賀鵬飛 連線蘇州報道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