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粵語講呢啲】行船爭解纜 買賣佔前頭·贏到開巷

2022-09-27 04:36:44 副刊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有香港月餅商賣月餅嗰陣曾經用上「行船爭解纜,月餅我賣先」呢個廣告術語;姑勿論呢個商業行為嘅成效係點,當年確實成為城中熱話。好多人都以為呢句嘢係由有關方面創作嘅;可以咁講,呢個講法啱咗一半。原來廣東人有話:「行船爭解纜,買賣佔前頭。」大家唔同嘅地方就係喺後半句。究竟呢個民間智慧係點樣得嚟㗎呢?

根據筆者嘅考究,句中嘅船係指漁船,所以呢句嘢應該係船家從捕魚經驗所得。點解「行船爭解纜」?一解咗就可以開船,眾船家基本上可以掌握到邊處海域至多魚撈,所以早啲抵達目的地就可以佔據捕魚有利位置;同埋可以早啲歸航,咁就可以早啲出貨,賣嘅價錢當然又會好啲,呢啲咪叫「買賣佔前頭」囉!就係咁,呢句嘢變成咗船家嘅金科玉律;對其他行動嚟講,呢句嘢就係話邊個先行動,邊個就佔據主動位置,有捷足先登嘅意味。咁睇,攞「行船爭解纜,月餅我賣先」呢句嘢,嚟做「賣月餅」嘅策略咪掂硬!常言道,世事無絕對,可能以下呢幾句啱聽啲:

行船爭解纜,行看似掂;

遇對手強橫 未許佔前頭。

綽號「閃電俠」嘅牙買加「飛人」保特,響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200米,做出世界紀錄19秒19。呢個被視為當代最偉大嘅田徑短跑選手,過終點嗰陣,大幅拋離其他對手;贏到「開巷」,贏到「開晒巷」!

「開巷」、「開晒巷」,「開」咗邊條「巷」呀?唔通係「磅巷」?定係「保勒巷」呀?翻查歷史,清末民初,廣州市民喺多番內訌同埋起義嘅事件上經歷咗好多次激烈嘅「巷戰」。可能係咁,有廣州人就攞咗「展開巷戰」中「開巷」兩個字嚟形容一啲打鬥激烈嘅場面,例如:打到「開巷」、砌到「開巷」。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可能因為有人「派片」、有人「收片」,「阻街」執行得相當寬鬆,有好多小型食肆或者街檔喺「旺場」嗰陣,就響接近行人路,甚至附近嘅巷仔開枱做生意;港九新界通度都係咁,場面相當誇張。唔知係咪因為將啲枱「開」到街頭「巷」尾,所以有人用「開巷」嚟形容勢頭好勁或者聲勢浩大、不可阻擋嘅狀態。為咗加強語氣,有時「開巷」會講成「開晒巷」嘅。最普遍嘅情況有:

爆到「開巷」,即係爆棚。

贏到「開巷」,即係大比數勝出或者勝負雙方喺成績上有好大差距。

賺到「開晒巷」,即係豬籠入水、盆滿缽滿。

嘈到「開晒巷」,即係係人都知有人拗得好激烈。

某門生意如果「開到成行成市」,就表示該門生意當時非常興旺,絕對包含咗景象一片旺盛或者勢頭好勁嘅意思。近年「台灣珍珠奶茶」,喺香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就係一個好例子。呢種生態簡單啲講就係「開行」;講下講下,就講咗做「開巷」。 原來「開巷」呢個詞係同「巷」一啲關係都冇!

香港呢三幾十年,尤其97之後,因為有「港澳個人遊」,每年一到中秋,各大月餅銷售商嘅兩地月餅廣告賣到「開晒巷」。唔怪之得,一個有名有姓嘅雙黃蓮蓉月,閒閒地都要你成五六十蚊;真係唔知食咗幾多廣告費落肚嘞!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