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特別是億萬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共克時艱的堅定意志,我們還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 — 李克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在5.5%左右,凸顯中央穩增長信心和決心。「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着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宏觀政策有空間有手段,要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據新華社報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託出席大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氣氛隆重熱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
習近平、李克強、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時,栗戰書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場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根據會議議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1年工作回顧;二、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報告的多個細節,展現出中國穩增長的決心和信心。
首先是經濟增速目標鎖定中高速。
2021年,雖然一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分別達到18.3%和7.9%,但進入下半年後,中國經濟增速在三季度回落至4.9%、四季度進一步回落至4.0%。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將2022年中國GDP增速預期目標設定在5.5%左右。李克強指出,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設定,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並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以上,全年實現超預期增長8.1%,不過四季度增長僅為4%,考慮到疫情發展和外部不確定性仍大,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李克強表示,「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
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增強有效性
在宏觀政策取向上,李克強表示,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及時動用儲備政策工具,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赤字率調至2.8% 疫情以來首低於3%
為支持經濟增長,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這也是2020年疫情阻擊戰以來,中國赤字率首次低於3%。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加之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人民幣,下同),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新增財力要下沉基層,主要用於落實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政策,促進消費、擴大需求。同時,新增專項債券限額3.65萬億元,與2021年持平。
貨幣政策方面,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
財稅金融等政策圍繞就業優先實施
就業優先的重要性增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2022年就業目標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持平於2021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較2021年的5.5%左右的目標略有降低。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財稅、金融等政策都要圍繞就業優先實施,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的支持力度;各類專項促就業政策要強化優化,對就業創業的不合理限制要堅決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