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冬奧讓我感受到家鄉般溫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北京冬奧各項賽事火熱進行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正在各賽區採訪報道。6日上午,一名在張家口賽區進行報道的阿塞拜疆記者嚴重受寒導致失溫,由於該記者只會俄語和阿塞拜疆語,現場工作人員迅速尋找到一名俄語志願者前往幫助翻譯。受助後的阿塞拜疆記者表示:「我要為你們寫一篇專題報道,發表在阿塞拜疆的媒體上!China,very, very good!!」
「一名阿塞拜疆記者嚴重受寒導致失溫,只會講俄語和阿塞拜疆語,AB場間醫療室呼叫語言服務,這裏急需一名翻譯。」6日上午接到這通電話,正在新聞發布廳工作的俄語語言志願者林芷馨立即隨張家口雲頂語言服務經理陳嘉前往救助。
聽到熟悉語言問候分外親切
賽區醫療室內,受傷記者仍躺在病床上,林芷馨走上前用俄語問候問道「您好!」聽到熟悉語言,受傷記者連忙激動地坐起身來與志願者握手。「您現在感覺怎麼樣?有什麼是可以為您做的嗎?」兩人展開了親切的交談。
原來,這名記者徒步下山時不小心將鞋襪打濕,加之氣候寒冷導致失溫。經過一系列的緊急復溫護理,已基本脫離危險。不過醫療室裏一時沒有多餘的鞋襪。經過一番調度,工作人員從FOP(競賽場地)醫療室借到了吹風機,細心地將他的鞋襪烘乾,隨後墊上暖貼,並找來一對醫用鞋套作為臨時襪子為外國友人穿上。
受助記者還與林芷馨聊起了自己的冬奧感受。他感慨北京冬奧的一切都是那麼精彩,讓他感受到了家鄉般的溫暖,並打趣地說:「不過這裏的天氣可比阿塞拜疆冷多啦。」
「接下來您要馬上繼續工作嗎?」一切收拾好之後,林芷馨關心地詢問受助記者。「當然!」阿塞拜疆記者乾脆地答道,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樣精彩的賽事,我一定要好好報道,讓更多家鄉的朋友們看到!」林芷馨還向他傳達了醫生的轉診驗血等建議,他會心笑道:「謝謝你們,不過請相信,我的身體非常棒!」並答應如果出現不適也會及時前來覆診。
臨行時,受助記者端起相機為幫助他的醫護人員和翻譯同學合影。 「謝謝!謝謝!」他用還不太熟練的中文認真說道。
美選手獲熱情歡迎感動到哭
被中國志願者所感動的還有來自美國的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據內地媒體報道,在特莎早前發布的一條視頻中,她分享了自己在開幕式當晚拍攝的視頻集錦,並配文「這是我生命中最瘋狂的夜晚」。視頻顯示,她跟隨美國隊在「鳥巢」參加冬奧會開幕式,入場時用中文對場邊志願者大喊「你好」,一名身着粉色上衣的志願者熱情地伸開雙臂,笑着用英文回應「Welcome to China」,特莎被其熱情所感動,在視頻中落淚。這位被網友稱為「熱情滿滿的粉色小哥」的志願者是來自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本科三年級的孫澤宇。他所在的志願者崗位被稱作開幕式的「氣氛擔當」,他們要站在特定位置邊跳舞邊歡迎各國運動員入場。
看過視頻後,他也給特莎寫了回信。「『歡迎來中國』是我發自心底的一句話,感謝你,因為你的鏡頭也幫我記錄下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刻……祝願你和所有運動員像2008年奧運會《北京歡迎你》唱的那樣,『在黃土地刷新成績』。」最後,孫澤宇邀請特莎待疫情結束,再來中國看看。他在信中寫道,自己會摘下口罩,當面說出那句「歡迎來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