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界人士昨日表示,在疫情常態化的前提下,香港更應具備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自覺,深入了解國家「十四五」規劃大局、「前海方案」等機遇。圖為前海深港基金小鎮。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昨日在新春致辭中談到香港的發展前景時表示,香港未來充滿希望,關鍵是要有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自覺。香港工商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回看歷史,香港的發展路徑一直跟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在疫情常態化的前提下,香港更應具備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自覺,深入了解國家「十四五」規劃大局、「前海方案」等機遇,積極投入其中,才能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袁武表示,香港工商界也有深切體會,「一國兩制」不單是國家的體制優勢,也是推動香港持續成功的重要基石。他十分認同駱主任指出,儘管香港擁有各方面優越條件,但特區管治團隊必須積極作為,建立健全制度,着力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為香港開啟良政善治新局面。

他說,中總將積極貫徹駱主任的講話精神,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揮中總作為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角色,與廣大市民一起共同努力建設香港美好的未來。

實現自身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飛達帽業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表示,香港過去幾年由亂及治的歷史,深刻說明了穩定是發展的基石。她說,受疫情影響,香港的外向型經濟幾近停滯,而內地經濟仍能保持增長向好。在疫情常態化的前提下,香港更應具備積極融入內地的歷史自覺,重視並深入分析國家「十四五」規劃、「前海方案」等機遇,才能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港發展路徑一直跟國家緊密相連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張學修表示,回看歷史,香港的發展路徑一直跟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香港與內地各自的優勢相結合,能夠全面提升大灣區競爭力,這必定會為香港帶來龐大商機,在貨物及服務貿易等方面創造發展新契機。現在香港重回「一國兩制」初心,是重新出發大好時機,只要我們積極自覺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企港商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只會更多。

他表示,作為港商之一,未來我們將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發揮好平台及橋樑作用,協助更多港企、港商、港人深入了解國家「十四五」規劃大局,積極推動兩地政府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及措施,為香港經濟注入更大動力,為香港青年人帶來更多元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國際中國地產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楊莉珊表示,駱主任新春致辭飽含真情,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祖國的殷切感念與香港一定會更好的堅定信念。當下國際形勢風雲變幻,香港正處於與國際、國家及區域多重融合的過程中,香港要更加積極主動有所作為。一方面利用好內地的廣闊市場與生產力,補齊先天不足的產業領域短板;另一方面繼續強化和豐富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節點功能與優勢地位。

她說,目前香港從上到下必須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特別關注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群體,在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的帶領下,社會各界同心協力,一起渡過眼下的難關。抓住機遇,實現駱主任說的「更大擔當」「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