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連串節日聚會,在溫馨的氣氛下,與帶孩子的菲傭聊起她的家事,也是孩子的悲情故事。

菲傭離婚後獨力養子,不停到海外打工,母親不在身邊,兒子也爭氣考入了大學,菲傭是一臉自豪的,經常給我看她兒子的照片,一心等着兒子畢業過上好日子;殊不知一天兒子告知她,搞大了女友的肚子,讓她升級做了「祖母」。忽然「升級」,既喜還憂,既要付兒子學費,又要負擔孫子的生活費,於是菲傭更加努力工作,主動要求停休,多賺一些。

最初她還是喜孜孜地向我們展示她孫子的照片,節日觸景傷情,她傷心道來,已很久沒看到孫兒的照片了,兒子與女友分居不同的城市,兒子繼續他的學業,女友帶着孩子又交了新男友,從此「祖母」身份不再,想到孫兒未來的悲慘命運,又無能為力,真是悲從中來。

第三世界貧窮國家,公民需外出打工賺取收入,母親不在身邊陪同成長,孩子命運坎坷,代代傳承,得不到保障,實是無奈;然而,在富裕的香港,孩子的保障又有幾多?一宗「保護兒童會虐待幼兒」的新聞石破天驚,7名職員先後違反職業操守,體罰兩三歲的幼兒,掌摑、拋地,行為令人髮指。

「保護兒童會」是負責照顧失去父母的幼兒,幼小的生命本已無助,竟然受到他們最信任的人的虐待,當天警方向傳媒交代調查時,發言人都顯有點激動,真是聞者心酸。幼兒版「監獄風雲」,涉及18名幼兒遭受虐待,幼兒在受虐的環境下生存,惶惶不可終日,身體傷害、心靈創傷,無日無之。冰山一角,敲響了警鐘,是需要全面檢視的時候了。

從事護幼護老工作者,除了工作上的專業,還要比常人多一份愛心,對弱者忍耐與包容,當然愛心不是人人有,如果自問沒有愛心,還是不要從事「保護」性的工作,以免累人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