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港人使用二手物品或轉贈物品的頻率不及外國地區,但其實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也很高。Carousell集團日前就公布可持續發展調查,於今年6月進行,訪問了超過3,000名用戶,包括賣家和買家。調查發現,近半港人表示購買二手商品是基於環保因素,而數字更大幅超過鄰近市場。
調查顯示,香港市場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取得正面成果,當中45%港人基於環保原因選購二手商品,在八個受調查市場中排行首位,而新加坡和台灣分別有30%,揭示本地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較鄰近市場高。此外,16%曾購買二手商品的受訪者亦表示會盡可能購買二手商品。
用戶最重視實用性
此外,調查顯示,用戶在選擇購買二手商品時,商品實用性是首要因素。香港用戶有高達85%選擇此原因,而馬來西亞(78%)緊隨其後,而新加坡及菲律賓(74%)則排行第三。
另一方面,香港用戶家中平均有43件不需要的物品可以出售,排名第三位,而印尼和台灣消費者分別平均估計有57件和 52 件不需要的物品,排名第一和第二位。
X世代(1964年至1980年出生群組)不需要的物品平均達49件,是在本港市場的年齡組別中排名最高,可見中年消費者最具潛力改變過度消費習慣,轉為進行再買賣交易。
疫情令玩具最受歡迎
調查結果還顯示,「女裝」物品以往一直是用戶最熱門的二手商品類別,但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港人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反而玩具及遊戲類別物品的需求大幅上升,更超越女裝,成為2020年需求量最高,有44%受訪者稱2021年最願意交易的物品是玩具及遊戲。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