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家人近一年僅靠視像對話 3歲女情緒困擾驚被遺棄
香港的外防輸入措施長期為人詬病,即使本地個案已經成功「清零」一段時間,內地有關部門仍未放心與香港恢復正常通關,跨境司機更首當其衝受影響,每日均受嚴謹的防疫措施規限活動,不少更是「有家歸不得」。有獨力撫養一對3歲孖女的媽媽司機說,自己已近一年只靠視像與女兒對話,令他們以為已被遺棄,更出現情緒問題。業界期望內地相關部門可作出體恤安排,讓跨境貨車司機可在滿足指定防疫條件的情況下返回內地的家,與家人團聚。●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恆諾
內地有關部門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對跨境司機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除了要遵從「三點一線」的閉環健康管理外,還要使用內地的粵康碼。即使絕大部分跨境司機已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惟內地相關部門從未因應香港疫情回穩而放寬規定,跨境司機在內地工作時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隨意走入社區。
跨境司機韓小姐雖然在內地有居所,卻因為防疫規定而不能回家,只能居於驛站。身為單親媽媽的她昨日於記者會上談及現時只能靠保母代為照顧兩名3歲女兒時一度哽咽,「我剛開始不能回家時她們還不會表達自己想法,但最近與我視像對話時卻問我為什麼不回家,是否要遺棄她們。她們有抑鬱、脾氣變得暴躁,會扯自己頭髮。」
月花近1萬元聘保姆照顧孖女
韓小姐透露,近年與丈夫離異,需獨自撫養一對3歲孖女,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更要供樓,不可能持續不工作,故亦需每月花費近1萬元人民幣聘請保姆照顧家庭。今年初,她接受21天隔離回家過年,但新年後亦只能忍痛重返工作崗位,錯過女兒成長的點滴,期望香港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協助,以人性化的安排處理。
瞓貨車一個月扭濕毛巾抹身
另一名跨境司機陳先生指出,內地所實施的防疫措施十分苛刻,他於今年5月運貨到內地時遇上貨物被扣查,最終一個月不能回家,「報關有問題令貨物被扣查時有發生,但疫情前我可以先回家,現時卻要留在原地等候,整個月只能在車上睡覺,和偷偷地到洗手間扭濕毛巾抹身。」
工聯會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指出,兩名司機的情況在行內只屬冰山一角,擔心跨境司機長期被迫過着非人生活,最終可能產生社會問題,希望內地政府在防疫的同時,亦人性化地照顧司機的需要,讓他們有條件地每星期回家一次,與家人團聚。
工聯會海港運輸業總工會主席蘇栢燦補充,業界在疫情前有1.3萬名跨境司機,但部分後來因違反內地的防疫規定而被禁止駕駛跨境車,亦有人因抵受不住內地嚴謹的措施轉為駕駛本地貨車甚至轉行,現時只餘下約8,000名司機。他指如內地不放寬規定,業界未來或會流失更多司機,香港的貨物供應屆時或受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