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季GDP僅增1.3%遜預期 恐加劇貧富懸殊
英國在脫歐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夾擊下,當地經濟復甦進度嚴重受阻,落後七國集團(G7)其他成員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英國今年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1.3%,不但低於英倫銀行此前估計的1.5%,增幅亦不及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發達國家。英國智庫「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警告,英國未來一季的經濟預計將仍然缺乏增長動力,地區財富分布不均的情況將會加劇。
能源價格飆升供應斷鏈
英國在7月份已全面解除防疫措施,但面對能源價格飆升、行業人手短缺和供應鏈不穩定的情況下,第3季GDP增長僅1.3%,較上一季度的5.5%顯著下降。第3季GDP增幅主要由服務業和醫療行業帶動,分別錄得1.6%和3.5%增長,教育行業持續低迷,只有0.4%增長,批發和零售貿易行業更下降2.5%。
英國目前實際經濟規模較2019年疫情爆發前水平縮減2.1%,在G7成員國中表現最差,德國、法國和意大利較疫情前水平分別縮減1.1%、0.1%和1.4%,日本和加拿大則分別減少1.4%和1.5%。美國第3季GDP雖然只有0.5%增幅,但整體經濟規模早已超越疫情前水平。
英倫銀行的經濟學家早前預計,英國通脹率可能超過5%,形容情況「非常令人不安」,陷入經濟增長乏力和物價上漲的滯脹時期。然而英倫銀行上周出乎外界意料,宣布利率不變,維持在0.1厘的歷史最低位,引發英國和全球債券市場震盪,反映即使在通脹升溫下,當局仍然決定保持低利率,避免損害經濟增長。
脫歐挫英企投資水平
英國商會經濟主管蒂魯表示,受大量勞動力和供應鏈短缺影響,英國經濟復甦在第3季失去了動力。德國貝倫貝格銀行高級經濟師皮克林指出,雖然英國第3季GDP增長略遜該行估計的1.4%,但英國經濟仍有望在明年首季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他同時表示,不能將英國經濟復甦緩慢問題,歸咎全球供應鏈不穩定和人手短缺,稱自2016年脫歐公投後,英國企業投資水平已經下挫,在疫情期間更瀕臨崩潰,導致現時企業投資和出口方面的數據令人失望。
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副主任帕布斯特指出,英國經濟發展模式存在缺陷,短期內無法重回高工資、高生產力和高增長的時代,稱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等部分地區的發展程度難以追上倫敦等大都會,他呼籲當局需向地方政府下放資源和權力,提升大都會地區以外的生產力,否則地區差異只會擴大,加劇富貧懸殊。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