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誘民眾棄燃油車 料如智能手機快速搶佔市場
氣候變化問題愈來愈受到各方重視,電動汽車的節能減排優點,被視為推動環保的重要一環。雖然電動車目前只佔全球汽車市場約5%,但各國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政策,透過提供補貼及改善配套設施等措施,推動普及電動車,協助實現長遠減排目標。汽車業界指出,隨着技術發展,電動車性能將不斷提升,更有望如智能手機般快速搶佔市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文佑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擁有近100萬輛汽車,當中只有不足0.5%為電動車。為實現2040年能源轉型目標,當局同意未來5年內撥款3,000萬坡元(約1.72億港元),為民眾和企業購買電動車提供補貼,同時提高對污染嚴重的車輛徵收附加費。在獲得政府補貼下,購買一輛全新電動車的成本可減少4.5萬坡元(約25.9萬港元),一輛全新電動的士售價,最多可減5.75萬坡元(約33.1萬港元)。
星廣設充電站 銀行貸款優惠
充電站等配套設施也是推廣電動車的關鍵。在2025年,新加坡所有組屋停車場內都會設有充電站。當局計劃到2030年,在當地公共停車場合共設立4萬個充電站,私營場所也將設立2萬個,並規劃將清潔能源引入公共交通領域,在今年底前推出60輛電動巴士。
去年全球銷量逆境大增43%
要提高電動車銷量,少不了金融機構的配合。新加坡大華銀行便推出「綠色汽車貸款計劃」,為購買電動車的家庭提供年利率1.68%的優惠貸款,遠低於購買汽油車的2.68%。交通部估計,若所有小型汽車全部使用電能,每年可為當地削減150萬至200萬噸碳排放,相當於新加坡每年碳排量的4%。
業界分析指出,電動車售價將隨着技術升級而日益「親民」,電動車市場有望出現類似電腦、智能手機或相機等科技產品的「S」型發展趨勢。當產品技術門檻偏高,成本較昂貴時,銷量往往偏低,不過一旦突破技術樽頸,市場便進入快速發展期,帶動銷量節節攀升,直至產品得到大範圍普及後,市場發展才會再度趨緩。
電動車近年在引擎、電腦控制系統、充電系統和車身設計等領域都有大幅改善,尤其為汽車提供電能的鋰離子電池價格近年明顯下降,每千瓦時電能成本已從10年前的1,000美元(約7,790港元),降至現時約100美元(約779港元)。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去年推出的鋰離子電池,更首次實現為汽車提供160萬公里續航動力,為電動車續航能力帶來巨大突破。
瑞銀集團分析指出,未來各國將更重視減排措施,為推廣電動車帶來重要動力,電動車市佔率有望迅速起飛。去年新冠疫情期間,全球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雖減少近1/5,但電動汽車銷量卻大增43%。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市佔率可達40%,到2040年全球更會步入電動車新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