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下日確診逾3000 爆醫護離職潮擬海外挖角

新加坡數月前改變抗擊新冠疫情方針,實施「與病毒共存」策略,疫情其後大幅反彈,近期更連續多天單日錄得超過3,000宗確診個案。衞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昨日表示,雖然新冠患者能得到良好治療,但估計新加坡未來每年可能會有2,000人死於新冠肺炎,當中大部分將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由於疫情持續對醫療系統構成壓力,新加坡今年醫護人員的辭職率有上升趨勢,政府正向私立醫院尋求調派人手,並計劃招聘更多海外醫護,以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新加坡目前累計407人死於新冠,死亡率為0.2%,遠低於部分國家在疫苗接種計劃啟動前的逾3%,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普傑立表示,即使患者能接受最好的治療護理,新冠死亡人數仍會持續上升,比較死亡率同為0.2%的肺炎,以及疫情前每年約有4,000人死於流感、病毒性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預計之後每年會有2,000人死於新冠,但他未有說明情況將持續多久。

染疫者佔60% ICU病床

全國現時約有130名新冠患者在深切治療部(ICU)留醫,佔全部219張ICU病床約60%。普傑立表示,若ICU患者超過一定數量,可能迫使醫院降低治療服務標準,導致出現更多原可避免的死亡個案。

上半年流失1500醫護

他指出當局正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為應對重症患者增加,已將部分預留給非新冠患者的ICU病床改為供新冠患者使用。

普傑立同時指出,醫院正面對人手短缺,在疫情爆發前,新加坡每年平均約有2,000名醫護辭職,但今年上半年已有約1,500人辭職。受疫情封關影響,海外醫護無法回國探望家人,以致人手流失情況同樣嚴重,相較去年和前年全年分別約有500人和600人離職,今年上半年就有近500名海外醫生和護士辭職,他們大多數選擇返回自己的國家工作。

普傑立稱,疫情期間醫護的工作壓力大增,很多人自去年以來便沒有機會請假,超過90%醫護無法在今年內清掉累積的年假,並且不確定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有醫護形容「猶如快要到達馬拉松終點時,又隨即開始第二場馬拉松」。普傑立引述他收到的醫護訴求,指出醫護經常需超時工作,以今年9月為例,護士平均需工作160至175小時,他們已感到身心俱疲,士氣也持續下降。普傑立表示除了政府必須採取應對行動外,亦呼籲醫院為員工提供更多支援。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