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吸引了眾多在京港人港企參加。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服務貿易是香港傳統優勢產業,當前又面臨着「十四五」發展機遇,香港很多專業人才在服務貿易領域都具有特長和優勢,此屆服貿會對大家而言是難得的好機會。在京服務業港企紛紛表示,未來供應鏈金融服務、體育服務、碳中和等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合作機會尤其值得期待。
服貿是香港獨特優勢
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全球合夥人鄒兆麟已經連續兩年參加服貿會,他認為,服貿會增加香港企業與內地合作商機,也開闊了服務業內同仁的視野。「香港人成功之處就是在服務業中的專業精神和敬業態度,若能以香港為起點並以大灣區為跳板,繼而把這些優勢結合,投射到大中華區市場,小則商機無限,大則促進兩地人才、文化交流。服貿會正是促進香港與內地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盛會。」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理事鄭智發表示,國際化且高質量的服務貿易是香港的獨特優勢,服貿會是一個廣闊且縱深的信息交流平台,港人港企在與國際及內地同行交流過程中可以取得進步,並探索和了解內地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實際需求。「以供應鏈金融服務為例,內地不同區域對供應鏈服務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加上地方性政策安排,一個供應鏈金融服務內容,將會衍生更多定製化服務和尚未開發的細分市場。港人港企可以在本身的優勢之上,進行再優化和完善,為境內和境外的客戶創造更多綜合價值。大家各展所長、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體育產業展現廣闊發展空間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副理事長廖啟民則期待通過服貿會能尋找到更多體育服務方面的發展機遇。他說,過去幾年來,不少從事法律、審計、金融的朋友已受惠於推動服貿的政策,希望往後有更多不同行業的朋友可以投身跨境服貿。國家正全面提速發展體育產業,目標到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隨着這兩年的「雙奧周期」(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人民對體育的熱情和關注也上了一個新台階。這次服貿會的一大亮點就是開設了體育服務的專題展,通過各環節體育服務的深化配合,更好地落實國家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方針,也為體育產業的從業者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廣闊空間。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科技委員會主委李興龍認為,對於企業而言,服貿會提供的不僅是客戶對接,還有融資對接,以及與不同國家企業合作的機會。「在全球防疫特殊時期,服貿會提供了一個產業聯動、走出國門的重要機會。今年的服貿會還圍繞碳中和展開討論,相信能為各企業的戰略部署提供很好的學習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