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家武表示,為了應對人民幣一年來升值,他將外匯收入用於海外購買原材料 。記者 李昌鴻 攝
● 原材料漲價和人民幣升值,令大灣區港企受到不小影響,圖為中天世紀集團文具生產線。 記者 李昌鴻 攝

人民幣年升9% 疊加材料漲價蠶食利潤

內地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長28.1%,為港企帶來大量訂單,然而大宗商品價格不斷飆升,加上美持續量寬拉低美元,人民幣兌美元變相持續升值,6月初最高一度迫近6.35,較去年5月的低位升幅約9%,導致企業的實際利潤被嚴重壓縮。香港文匯報記者調查發現,過去一年來由於人民幣升值較快,對許多大灣區港企帶來很大衝擊,有的企業一年僅匯兌損失就高達一億元(人民幣,下同)。為了規避損失,許多企業紛紛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有的將美元收入在國外採購原材料,有的通過科技創新提高附加值,有的企業則是直接加價轉嫁成本。●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直接用美元採購原材料

深圳港企、中天世紀集團董事長鍾家武在深圳寶安開設的文具工廠,主要生產和出口文件夾,擁有多棟廠房,員工兩三千人,一年出口歐美等地收入逾20多億元。今年4-5月一波原材料漲價令他頭疼,只得通過產品漲價轉嫁成本,然而人民幣升值卻讓他難上加難,迫使他想辦法見招拆招。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4月新冠疫情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約為7.2,今年6月初最高升到6.35附近,上升幅度約9%,公司每兌換100萬美元要損失約100萬人民幣,按照這種升值幅度一年維持不變的話,匯率損失就有1.2億元,這還是在公司差額結匯的情況下,如果是全額結匯的話,匯兌損失高達2億元。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鍾家武採取多種措施予以應對,「在國外採購原材料,避免國內採購以人民幣支付帶來的匯率損失。為此,公司從沙特、泰國和我國台灣等地進口塑膠原材料,從而規避人民幣升值影響。」加強自動化和智能化也是他應對利潤縮水的方法之一,公司共計有200多人的研發團隊,通過一年多的不斷研發創新,研發了文具自動化生產線。

自動化生產線慳人力成本

以往公司生產時需要許多工人黏接文件夾,現在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實現自動打孔黏接,這樣一條生產線可以頂上40人工作量,從而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潤。目前這一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工廠推廣應用。此外,中天世紀還生產電子煙和掃地機器人等,力圖開拓更多業務。

長期從事精密鑄造業務的港企嘉瑞國際,在深圳和惠州均設有工廠,多年來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出輕量化稀土鎂合金技術,從而把握內地龐大的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和5G設備等配套機遇。嘉瑞國際董事會主席李遠發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大幅升值對於我們製造行業,特別是外貿企業無疑是添加了壓力。對於大環境的市場走勢及經濟波動,公司一直以來積極關注,並尋找方法進行化解和減少壓力。為此,公司加快步伐升級轉型,推動公司自主創新和提質增效,發展高增值製造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挑戰。」

創新技術產品 提高附加值

據他介紹,嘉瑞國際利用工業4.0智慧製造等運算、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感測系統等技術,協助企業加強營運生產和管理,提升生產效率等,以幫助製造業實現成本的合理控制。而輕量化稀土鎂合金技術方案正廣泛應用於交通工具和3C產品。為滿足市場對汽車節能減排的需求,公司將鎂合金材料結合工藝技術,為汽車輕量化提供解決方案,目前不少產品已經應用於汽車控制箱和電機殼等。正是公司不懈努力,通過輕量化降低產品成本和提升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