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目前經濟處於中期復甦階段,投資人可以透過IMF關鍵字來掌握投資風險,包括觀察「Inflation」通脹現象、掌握「Megatrend」大趨勢和「Multi-Asset」多重資產的投資契機、同時着重「Financial Earning」企業盈利之持續性。 ●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 張翠玲
全球總體經濟環境進入中期復甦階段 ,富達領先指標處於正增長且持續改善的位置,但全球經濟在歷經強勁的V型反彈後,多數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回復或甚至超過新冠疫情爆發前的位置。接下來,整體復甦動能預期將逐漸減緩,惟由於全球各區域經濟基本面的差異,將使各國經濟體復甦動能表現不一。
有鑑於全球製造業逐步重回正軌、供應鏈中斷問題獲得緩解,雖然近期通脹走升是否能持續,仍必須觀察工資及能源價格等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們仍預期美國貨幣政策不至於大幅轉彎突然收緊,因此通脹對整體經濟與金融市場衝擊應屬可控。
專注受惠大趨勢產業
在已開發國家方面,隨着疫苗接種的普及,經濟解封推高民間非必需品消費,加上財政刺激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等,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柱。然而,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之經濟增長差異仍持續存在,部分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巴西等開始升息以因應超過其央行目標的通脹問題,因此需留意新興市場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
在上述環境下,對於想投資股市之投資者,建議專注於大趨勢下相關產業的發展,以掌握長線的投資增長契機。所謂大趨勢包括未來都市化、健康共榮、永續生活、及新經濟秩序等四大面向,其中又以未來通訊和智慧醫療兩大領域尤具增長潛力,在疫情的衝擊下逆勢加速發展。
若擔心市場波動風險的投資人則可選擇加上多重資產的布局,不僅有利於控管風險與平衡波動,同時能兼顧增長與收益。當然,慎選投資對象將是獲利關鍵,採取由下而上選股策略預期將較有機會獲得優於整體大盤指數的表現在債市方面,由於通脹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因此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持續以穩健且循序漸進的方式與市場溝通,並提供市場更多時間逐步消化貨幣政策。觀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2021年第二季期間多在1.5%-1.7%之狹幅區間震盪,即證明通脹與聯儲局貨幣政策因素已逐步被市場消化。 (摘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