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政策加持 內地經濟前景看俏

2021-07-16 04:31:23 財經論壇

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國家經濟對香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昨日國家公布第2季經濟增長數字,按年增長7.9%,按季增長1.3%,而若與2019年第2季比較,即未爆發疫情前,兩年平均增長5.5%。另一方面,人民銀行日前宣布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人民幣。有關措施雖然一度令市場憂慮內地未來情況,不過從宏觀角度,有關部門根本完全掌握內地經濟走向,已經先行一步作好部署。

上半年經濟續向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布,今年上半年經濟穩定恢復,基本面向好,支持經濟進一步恢復向好的因素累積。由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得到持續拓展和鞏固,消費拉動作用亦有所增強,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其中體育娛樂、通訊器材和化妝品等商品,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速超過10%。此外,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0.9%,比首季進一步上升。

事實上,雖然今年上半年疫苗面世,不過疫情仍非常反覆,全球不少地方的確診數字未有緩和跡象,反而更有加劇趨勢。

因此,國家統計局亦提醒,從影響下半年經濟走勢的因素來看,支持經濟進一步恢復、進一步向好的因素,正在逐漸累積和增多,例如經濟的內生動力逐步增長及市場信心正逐步增強,不過下半年或會面對疫情變化的影響,可能不利外貿及海外需求,同時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壓力將會加大。

全面降準一舉多得

國家統計局的論調其實與人行上周公布全面降準的方向一致,就是要扶助受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的小微企業。因此與其把是次降準視為一般貨幣政策,以調節宏觀經濟逆周期為目的,把它形容為一項民生政策倒更貼切。因為從銀行體系而言,降準可以釋放巨額資金,既可以重新加快貨幣流動性,提升銀行信貸供給能力,又可以直接降低銀行資金及融資成本,鼓勵銀行對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提供信貸,從根源緩解小微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

此外,透過頻繁的存入借出活動,可有效增強市場的貨幣創造和信貸投放能力,有利宏觀經濟重返疫情前的水平,受惠的除了銀行和小微企業,更間接穩定就業市場,促進內需,一舉多得。

通關助港吸「活水」

無可否認,在社會主義的運作下,內地政府部門推動政策的效率非常迅速,因此早在公布經濟數字前,人行已經可以推出措施,作出反應,讓內地經濟在疫情下繼續領導全球。對香港而言,即使不少港商已進軍內地市場進行內銷,但更重要是盡快促成內地與香港通關,讓更多「活水」流入香港。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