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異地他鄉就地過年的人們卻並沒有被鄉情遺忘。發達迅捷的快遞網絡連起了五湖四海的家,熟悉的味道帶來故鄉的牽掛和惦念,舌尖上的幸福觸動回憶,一寄一收間傳遞着親情鄉情。
2021年1月31日下午,北京市民朱艷收到了一個巨大的快遞箱,滿載着她的母親兩天前從江西余干精心準備的一大波年貨,「有裝洗衣機箱子那麼大,我當時就被嚇到了,我媽說快遞費都花了三百多塊。」朱艷忍不住發朋友圈晒「特色年貨已備好,來自媽媽的愛」,還配了一個溫暖的愛心。
朱艷說,當她打開快遞箱時都驚呆了,「我媽把整個菜市場都寄了過來。」從媽媽親手醃製的柚子皮、鹹菜、雪裏蕻,到現宰的牛肉、豬肉,新鮮水靈的藜蒿,再到她愛吃的乾筍、臘肉,以及隔一段時間不吃就會無比想念的家鄉名菜「豐收辣椒」,另外還有幾根蓮藕。「我媽特別可愛,寄快遞那天原本想着去菜市場再買一些新鮮蓮藕,但快遞員提前到了,她就趕緊把準備中午吃的蓮藕給我塞到了快遞箱裏。」
朱艷說,平日裏母親也會時常給她郵寄家鄉特產,「她說我在北京買不到正宗的,想吃什麼她就從家裏寄。」今年沒法回家過年,朱艷打算給父母網上買一個按摩椅,「還正在挑選,沒跟我爸媽說,說了他們肯定不讓買。」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整個2020年朱艷都在忙碌中度過,「從早七點到晚七點,社區工作千頭萬緒,特別是疫情期間更是忙到起飛。」朱艷主要負責社區500戶居民的防疫等工作,包括數據排查、居家人員服務、組織核酸檢測,給居家隔離人員上門配送日常用品等,「去年大年三十在江西老家剛吃完年夜飯,就接到單位電話要求返回北京,大年初一就在回京路上度過的。」
當被問及今年打算怎麼過年時,朱艷笑着說,應該是吃完年夜飯就要到單位值班,「雖然不能回家跟父母同桌賀歲,不過有熟悉的年夜飯,這年就算是圓滿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