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宜興金沙寺遺址文化學術會共探傳承之道

2025-11-17 12:43:06 地方聯播

(香港文匯網 報道)近日,「紫砂之源 文脈之匯」宜興金沙寺遺址文化學術會在宜興舉行,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解碼金沙寺的文化基因,為其「活化」 傳承開出 「良方」,為宜興地域文脈延續注入新動能。

金沙寺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宜南山區,自唐代起,陸續吸引陸希聲、蘇東坡、岳飛等名人寓居,留下「竹符調水」「題壁抒懷」等佳話。明正德年間吳仕攜書童龔春(供春)在此讀書並創作出第一把紫砂壺,使其成為紫砂藝術發源地。南廡前的金沙泉與陽羨茶、紫砂壺並稱「飲茶三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金沙寺遺址作為「紫砂之源、文脈之匯」的核心載體和關鍵支點,不僅是宜興地方文化的瑰寶與根脈,更在太湖西岸乃至江浙皖三省交界區域的文化格局中,佔據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其文化輻射力與影響力極為深遠。

深入研究金沙寺遺址文化,對於弘揚地方歷史、豐富江南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宜興高度重視地方文化傳承,通過史料徵集、學術研究、文旅融合等多種方式,持續激活金沙寺遺址文化生命力。

會上,專家學者們分別圍繞「宜興金沙寺供春之說的歷史背景」「佛教資料中對有關金沙寺僧和居士的記載」「宜興紫筍茶崛起的技術基礎與歷史意義」「金沙寺和罨畫溪」等發言課題,從歷史考證、文學解讀、當代轉化等多個維度,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為宜興後續保護與發展金沙寺遺址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

(完)

責任編輯: 晓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