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共飲「頭啖湯」——直擊全運會首個跨境馬拉松

2025-11-15 19:36:32 體育

「誰說寧夏長不出玫瑰,我就是!」15日,以2小時12分07秒的成績奪得第十五屆全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後,寧夏名將何杰用力拍着胸口、眼含熱淚。

這位亞運冠軍、全國紀錄保持者喘着大氣說,過去一年他參加了多個國際馬拉松,但從未有金牌分量如此之重。不僅因為這是全運會,還因為這是全運會有史以來的第一場跨境馬拉松。

當日,第十五屆全運會馬拉松比賽在深圳、香港舉行。包括港澳在內的23支隊伍69名選手共飲「頭啖湯」(粵語比喻嘗試新鮮事),一同完成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奔跑。

本次馬拉松的賽道勘測由內地和香港兩位國際A級丈量員共同完成,這在中國馬拉松史上還是首次。為保證運動員成績、最大限度降低對市民影響,比賽選擇在周末舉行,並避開多座立交橋和密集居民區。

天色未亮,已有多位選手來到賽事前置安檢區進行人臉識別和手環佩戴,以便在賽時「無感通關」。這條獨特賽道連接深港兩地,起終點均設在深圳灣體育中心。跑者需經過深圳灣口岸、深圳灣大橋到達香港,隨後折返深圳。

深圳灣大橋有爬坡以及蜿蜒的道路,對跑者來說具有一定挑戰。陪同選手參賽的澳門隊教練關偉文說,選手們還可能面臨海風干擾,為此澳門隊選手數月前就開始準備這場比賽。

跑過大橋,穿梭兩地,運動員迎接新挑戰,也感受着不一樣的全運會馬拉松。7時整,這場將被載入全運會歷史的馬拉松在深圳灣體育中心鳴槍。

記者在深圳灣口岸看到,佩戴着通關手環的馬拉松選手剛跑入香港賽段,自凌晨起便在此等候的眾多志願者已舉着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用粵語高呼加油,為選手打氣。

比賽開始後,何杰、楊紹輝、董國建等中國馬拉松好手迅速形成第一集團。何杰保持節奏,在跨境路段的橫風挑戰中穩穩佔據領先位置。比賽後程,何杰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

憑藉在高原集訓打磨出的穩定節奏與強大心肺能力,何杰率先衝線,翻湧的情緒傾瀉而出。「今天的這個冠軍,讓我幫家鄉拿下了這枚等了30多年的獎牌。」何杰賽後說,希望有更多選手在這條賽道取得好成績。

事實上,香港、深圳1992年曾舉辦「香港—深圳國際馬拉松賽」。當時參賽者賽前領取「通關卡」,比賽時從香港出發,抵達深圳皇崗口岸時將卡片放入指定盒中,即為過關。30餘年過去,從「通關卡」到「無感通關」,從人工查驗到數字賦能,深港協同機制讓奔跑更為順暢。

香港選手林穎璋說,自己第一次參加全運會,就在這條特別的賽道上跑出近期最好成績,感到很開心。澳門選手王坤因為傷病,身體非最佳狀態,但他依然堅持跑完了全程。「全運會第一次走進港澳,只要完賽自己就沒有遺憾。」

在國際馬拉松賽場身經百戰的何杰則說,儘管他剛通過馬拉松感受香江之美,但現在他還想再以遊客的身份去一次香港。

不少香港馬拉松愛好者也在關注這場賽事。香港市民魏曉鵬早早守在電視旁,看完比賽全程。在他看來,跑步是一個發現、遇見更好自己的過程。通過這場馬拉松,全國跑者、全球觀眾也會發現一個更有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期待未來香港還會舉辦跨境馬拉松,到時候我也要報名。」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