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15日)發表網誌表示,「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計劃已啟動,歡迎信譽好、具實力、有意願的策略投資人加入「引導基金」成為有限合夥人,撬動各類市場資金以不同形式投資創科產業,支持香港加速構建現代化的創科產業體系,服務國家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
以下為網誌全文:
「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基金」)作為本屆政府以產業為導向推出的第三個百億元計劃,旨在鼓勵及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具策略意義的創科產業,打通香港創科產業生態鏈的「最後一公里」。「引導基金」將聚焦五個主題板塊,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數字化與升級轉型,以及未來與可持續發展。每個板塊下將會各設一至數個子基金,每個子基金由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 GP)作為基金經理管理。政府將會作為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 LP),共投資100億元到各個子基金,並以此撬動更多市場資本。創新科技署日前正式公布啟動基金經理的申請程序,同時歡迎更多信譽好、具實力、有意願的策略投資人加入「引導基金」成為有限合夥人。
發揮槓桿作用 撬動市場資本
為引領市場資金投入,政府會做好「搭台」的角色,希望吸引一定數量的策略投資人,每個策略投資人出資不少於30億元,以有限合夥人的身份,與政府一起投資到主題板塊下的各個子基金。政府將甄選合資格的專業基金經理負責子基金的成立和管理、募集市場資金及投資。除了政府、策略投資人的注資外,基金經理亦須引入其他市場投資者作為有限合夥人。未來五至十年,我們期望透過「引導基金」的引領作用,撬動各類市場資金以不同形式投資創科產業,使總投資規模可達至1,000億元,支持香港加速構建現代化的創科產業體系,服務國家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
設立「耐心資本」 推動創科產業發展
創科產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國家積極倡導發展「耐心資本」以持續推動產業發展。「耐心資本」是指對資本回報有較長期限展望,且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的資本,不以追求短期收益為首要目標,而更重視長期回報的項目或投資活動,通常不受市場短期波動干擾。截至2024年,內地已累計設立2 178項各類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達12.84萬億元人民幣,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新興產業。我們參考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設立的各類引導基金,因地制宜推出了這個具香港特色的「引導基金」,希望利用政府資金發揮引導和槓桿作用,這也體現了特區政府支持創科產業發展的新思路。作為長線投資,「引導基金」下的各子基金將會制定五至六年的投資計劃,根據相關產業的實際狀況,整個投資與退出期可長達12年。另外,最低資本回報率定為6%,低於市場的7%至8%,以體現對「耐心資本」的支持。
聚焦重點產業
「引導基金」將聚焦重點板塊,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及投資產業鏈主導企業(即「鏈主」企業)或龍頭企業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通過扶植海內外不同企業在港發展,我們希望為香港的創科產業鏈「補鏈」和「強鏈」,促進產業鏈各節點的企業互相合作,共同加速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在投資要求上,我們明確要求每個子基金須100%投資於香港創科或新型工業產業鏈關聯的企業。至少50%的基金規模須投資於本港企業或將會在香港運作的外地企業,而這些企業須在香港有實質營運,如設立總部、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先進製造基地等與創科產業相關的環節。另外,至少25%的基金規模須用於在港設立及營運生產及製造基地,涵蓋中試生產線、測試工序等,以確保「引導基金」對香港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發揮政府引領作用 堅持市場化運作
要讓「引導基金」有效運作,需要釐清政府和市場的不同角色,堅持市場化運作這個大方向。政府要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包括明確聚焦重點產業發展方向,訂立投資框架,制定遴選專業管理機構(基金經理)的規則與流程,創造條件和優化環境讓市場積極參與。政府亦只會作為子基金的有限合夥人,不干涉基金經理在投資框架下的正常經濟運作。事實上,香港擁有眾多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他們可通過專業知識及市場洞察力,靈活投資,長袖善舞,在服務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目標的同時,亦為投資者(包括政府)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香港正加速邁向經濟轉型與高質量發展之路,最需要的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以及資金鏈、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聚合。我期望明年開始正式運作的「引導基金」能發揮引領及示範作用,匯聚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香港的創科產業體系,持續推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與全社會共同努力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目標。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