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適逢中意建交55周年,香港弦樂團於2025年11月10日至17日,在藝術總監、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姚珏教授的帶領下,首次赴意大利開展以「從蝴蝶夫人到梁祝」為主題的巡演。此次不僅是第一個中國香港樂團到意大利巡演,香港弦樂團更成為首支走進中世紀古城古比奧的中國樂團,以及登上意大利頂級音樂殿堂羅馬音樂公園音樂廳的香港樂團,具有里程碑意義。樂團在意大利首演弦樂版《梁祝》和全新編創的《香港電影金曲迴響》,以弦樂為橋,承擔「文化使者」的使命,在國際舞台上演繹香港精神與中國故事。
香港弦樂團此行赴意巡演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布魯塞爾經濟貿易辦事處擔任政府合作夥伴,同時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意大利共和國大使館名譽支持。巡演所到的三個城市:羅馬、佛羅倫斯、古比奧,當地政府也鼎力支持。此次巡演還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國泰航空、中意藝術基金會的資助與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意大利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賈桂德為巡演發來賀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亦親筆題辭,寄語樂團「匯才獻藝,弘樂敦誼」,為巡演注入國家與特區的雙重祝福。
文明互鑒:中意建交55周年的文化獻禮
2025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也是中歐建交50周年。習近平主席說,要努力開闢中歐關係更加光明的下一個50年,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中歐之間應共同努力建設文明共榮之橋,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在此重要歷史節點,香港弦樂團作為中國香港的代表到意大利巡演,以音樂為紐帶,響應國家「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戰略部署,展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通過文化交流深入民心,積極參與建設中歐文明共榮之橋。
大使賈桂德在賀信中指出,此次巡演是「中意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的生動實踐」,更是「香港依託『一國兩制』優勢,踐行『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典範之舉」。音樂會以「從蝴蝶夫人到梁祝」為主題,以「中西結合的香港樂聲」為特色,將生動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香港兼容並蓄的獨特魅力,奏響賡續中意人民深厚情誼的動人樂章。
11月10日香港弦樂團飛抵羅馬當日,歷史性到訪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進行藝術交流。李小勇公參會見樂團時強調此次巡演是「中意文化交流年的重要環節」,肯定了藝術在推動文明互鑒、加強國際友誼中的獨特價值,以及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發揮「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小提琴家姚珏與四位樂團首席演奏了《香港時代金曲》、《梁祝》精選段落、《放馬山歌》、《我的太陽》等融匯東西之作,使館外交人員及其家屬、中國留學生、華人華僑等代表共同參與活動。尤其是活動最後,來自新羅馬國際學校、意大利羅馬音樂學院、泰拉莫音樂學院等多位不同年紀小樂手的加盟,與樂團一同奏響《我愛你中國》,在寓意音樂代代傳承的同時,熟悉的旋律迴響在異國他鄉,更是傳遞着所有人對祖國的深情祝福和濃濃中國情。音樂無界,文化相連,情感共鳴。
藝術突破:締造多項「首次」紀錄
本次巡演創下香港樂團在意大利的多項「首次」紀錄。香港弦樂團將成為首支登陸古比奧的中國樂團,在這座極具中世紀風貌的城市,以「劇場+街頭」雙形式激活古城文化氛圍。從盧卡·龍科尼市立劇院,到建造於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圓形劇場,再到城市中心地標古比奧大廣場,這種「藝術貼近大眾」的形式,打破場地限制,讓市民在中世紀建築背景下聆聽東方音樂,實現文化的「無縫對接」。
樂團還將首次登上意大利最頂級的音樂舞台——羅馬音樂公園,這座由建築大師倫佐・皮亞諾設計、以傳奇電影音樂大師顏尼歐・莫里康內命名的場館,是意大利現代文化地標之一。此外,樂團將在意大利首演弦樂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及香港作曲家符元偉全新改編的《香港電影金曲迴響》,精選《英雄本色》《警察故事》《黃飛鴻》《笑傲江湖》《葉問》等半世紀以來的銀幕經典,譜寫香江影視文化的「英雄列傳」。
東西對話:雙蝶共舞的跨文化情感共鳴
香港弦樂團此次「從蝴蝶夫人到梁祝」為主題的意大利巡演,曲目精心設計,精選中意兩國經典作品,實現東西文明深度對話。以「兩隻蝴蝶」為核心意象,西方歌劇《蝴蝶夫人》的抒情旋律與融合中國傳統越劇元素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化蝶」傳奇相互呼應,形成跨文化的浪漫共鳴,既致敬意大利文化傳統,又展現中華美學精髓。這種意象上的關聯,可以瞬間拉近中意兩國觀眾與音樂之間的心理距離。在中意建交55周年的歷史性時刻,兩隻「蝴蝶」象徵着兩國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它們雖遠隔重洋,卻能在同一個藝術殿堂裏共舞,這本身就是對「友誼」與「交流」最詩意的詮釋。
音樂會曲目還涵蓋周龍的《中國民歌組曲》,匯集《小河淌水》《藍花花》《趕牲靈》等大江南北民謠韻律;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中的《今夜無人入睡》巧妙融入中國民歌《茉莉花》旋律;以及拿波裏民歌《我的太陽》、電影配樂大師顏尼歐·莫里克奈的電影《天堂電影院》主題曲等,展現中意文化從古典到現代的多元交融。
此次巡演由香港弦樂團來策劃演出,更凸顯了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特地位。香港既深諳中華文化,又具備國際視野,能夠精準地遴選、詮釋並在這兩種文化瑰寶之間架起文明共榮的橋樑,扮演了無可替代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羅馬首秀:政商文界共享難忘時刻
11月11日晚,香港弦樂團赴意首場音樂會在羅馬音樂公園西諾波利音樂廳成功舉行。音樂會吸引了中意兩國政商文界重要嘉賓,包括署理香港駐歐洲聯盟特派代表李詠璇,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凌霄及使館外交官,意大利文化部外交顧問、前意大利駐香港總領事孔樂德(Clemente Contestabile),意大利外交部全球化總司副總司長斯齊亞沃,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館長雷娜塔·克里斯蒂娜·馬贊蒂尼(Renata Cristina Mazzantini),意大利羅馬鬥獸場博物館館長阿方西娜·魯索(Alfonsina Russo),意大利中央文物修復院院長路易吉·奧力瓦(Luigi Oliva)等。現場觀眾涵蓋意大利政府官員、外交使節、博物館館長、藝術評論家、音樂學院師生、企業代表及文化愛好者,多元的觀眾構成見證了這場文化盛事的廣泛影響力。
音樂會呈獻了從意大利經典到香港精神、再到中國情懷的多部東西方名作,完成了一次優雅的文化敘事,體現了中意音樂對話的重要意義。現場觀眾掌聲與呼喚聲非常熱烈,樂團謝幕高達9次之多。羅馬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小提琴家阿爾貝托·米納(Alberto Mina)驚喜地說:「一群年輕且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演奏得非常出色,聲音乾淨,層次豐富。」意大利Rai國家電視台記者激動地表示:「今晚的演出太棒了!弦樂團把意大利音樂演繹得充滿情感,而當聽到中國曲目時,我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熱愛與力量。還有一段是我喜歡的功夫明星李小龍的電影音樂。」熱愛中國文化的意大利觀眾更是用中文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這場音樂會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也是為了中國和意大利友誼。」在場華人觀眾也紛紛表示自豪與感動:「當熟悉的旋律在意大利音樂廳響起時,我的心裏特別激動。看到中意觀眾一起鼓掌、歡呼,那一刻真的感受到文化之間沒有距離。」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凌霄向樂團傳達了多位意大利政要的觀後感,說到:「這場音樂會讓意大利的聽眾聽見香港的多元包容,更讓世界感受到當代中國文化的蓬勃生機。」
香港角色:融通中西的「超級聯繫人」
香港弦樂團自2013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培養本地年輕藝術家、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為使命,迄今已造訪14個國家和52個全球城市。藝術總監姚珏表示,樂團希望通過此次巡演,將「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和中國的文化自信帶到歐洲,以西方觀眾熟悉的弦樂形式,講述可敬可愛的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此次意大利巡演注重深度文化交流,構建多層次互動網絡。樂團不僅在羅馬、佛羅倫薩和古比奧三地舉辦專場音樂會,還走進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以弦樂四重奏開展「音樂先行」的文化外交;拜訪羅馬音樂學院,以及與佛羅倫薩音樂家合作對話,推動中意音樂教育互鑑;在古比奧市政廳開展交流,並於古羅馬遺址與城堡廣場舉辦弦樂快閃,讓東方弦音在中世紀建築間迴蕩,實現「弦音無界」的傳播理念。
香港與意大利的雙邊經貿及投資一直頻繁,互惠共贏。緊貼這次香港弦樂團意大利巡演之後,香港貿易發展局將於11月27日在米蘭舉辦「成就機遇,首選香港」(Think Business, Think Hong Kong)大型論壇及展示,並邀請意大利商界代表出席與香港代表團作深度交流,了解香港作為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及創新樞紐的最新發展,並協助意大利企業發掘商業機遇。作為該活動的重要前奏,《從蝴蝶夫人到梁祝》將以音樂串連文化,從另一角度展現中西音樂藝術交融的和諧之美。香港弦樂團將以「音樂使者」的身份,向外界宣傳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弦樂共鳴,文化同行」。香港弦樂團以音樂為筆,在中意建交55周年的歷史節點上,書寫文明互鑒的動人篇章。這場跨越山海的弦樂之旅,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文化的對話、情感的共鳴。期待「香港之聲」在意大利舞台的精彩綻放,為中意友誼譜寫新的樂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