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共和黨掌控的國會眾議院於當地時間周三(11月12日)晚上,以222票贊成、20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終於通過臨時開支法案。總統特朗普當晚火速簽署法案生效,為長達43天、美國歷來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畫下句號。聯邦政府各部門後續仍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全面恢復運作,政治和經濟學家普遍批評兩黨試圖藉政府停擺謀求政治利益,嚴重衝擊美國國計民生。
法案將延長聯邦政府撥款至明年1月30日,包括為農業部、軍事建設和立法部門提供全年資金,另有保障聯邦公務員在明年1月底前不會被裁員的條款。眾議院規則委員會完成審核後,周二漏夜將法案送呈眾議院,全院當晚先以213票對209票通過程序投票,在兩黨各自發言後,進入正式表決。
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約翰遜在投票前發布演說,將政府停擺責任全數推卸給民主黨人,「他們明明知道這樣做會造成痛苦,但還是照做,整個行動毫無意義、錯誤且殘忍。」在投票前,早前一度不願支持法案的極右翼共和黨眾議院自由黨團宣布支持法案,讓共和黨保住在眾議院的微弱議席優勢,加上數名民主黨眾議員倒戈,最終令法案過關。
特朗普:對「敲詐勒索」的勝利
特朗普當晚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法案,將其形容為共和黨人對抗民主黨人所謂「敲詐勒索」的勝利:「今天我們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我們永遠不會屈服於敲詐勒索。」不過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仍將這場停擺歸咎於共和黨。
是次導致聯邦政府停擺逾月的衝突關鍵,是參議院民主黨人要求臨時開支法案,必須延長原定今年底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補貼,避免數以千萬計美國普通民眾承受高額醫保費用。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表示,民主黨稍後會提出一份繞過議長、強行將法案提交全院表決的一項延長該補貼3年的法案,「這場戰鬥還沒結束」。
各部門恢復運作需數天以上
彭博社報道稱,聯邦政府機構全面恢復運作可能仍需數天至一周以上。各聯邦機構的薪資系統需更新,以補發停擺期間未支付的工資;同時,還需處理因43天停擺積壓的撥款發放、貸款申請及客戶服務案件。環保許可審批、工作場所檢查及政府合同審批等工作也出現大量積壓,需要逐步清理。許多政府機構可能要到本周五(14日)或下星期一(17日)才能開始恢復運轉。
安永首席經濟學家達科指出:從航班大規模延誤取消、重要經濟數據停止發布,到數百萬美國家庭的補充營養協助計劃(SNAP)福利受到威脅、國家公園與博物館關閉,這場政治角力更多是為美國經濟留下傷疤,這種影響後續或會愈演愈烈。
四分之三美國人:兩黨皆輸徒留民怨
美國歷來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到周三(11月12日)持續足足43天。政府停擺期間,民主黨與共和黨政客始終互相指責,試圖全數將停擺責任歸咎對方。美聯社引述最新民調稱,美國民眾普遍認為今次政府停擺,是兩黨政治角力的惡果,多達四分之三的民眾直言兩黨都難辭其咎。
報道指出,民主黨自認為保持強硬立場,便能迫使共和黨人跪低,將延長《平價醫療法案》醫保補貼寫入臨時撥款法案的條款,並極力在輿論戰中宣傳此舉重要性。然而民主黨人並未如願,政府長期停擺顯著影響大量中低收入民眾生計,反而讓民眾抱怨與其專注醫保問題,不如盡快重啟政府運作。與此同時,總統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也未能得到民眾認可,大幅下滑的民調、失敗的地方選舉都印證這一點。
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至少75%受訪者相信,美國兩黨政客都要為聯邦政府停擺承擔一定責任。約60%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議員要對這次政府停擺負起很大責任,也有54%受訪者表示,是民主黨人應當承擔很大責任。
也有政客警告,美國政府長時間停擺後才勉強恢復運作,打擊美國的國際形象。共和黨籍參議員墨蘭直言,「政府停擺傷害了美國民眾和美國經濟,還向全球發出了危險信號,讓盟友們認為美國是個不可靠的夥伴,無法齊心履行國會基本職責。」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