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薇)第三屆深圳灣區青年戲劇季將於11月21日-11月30日在深圳光明重磅登場!作為面向「Z世代」的文化盛會,本屆戲劇季以「灣區聚光明、青年聚光明、原創聚光明、科技聚光明」為核心導向,將打破劇場邊界,覆蓋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及全國戲劇愛好者,進一步擦亮光明科學城「科學+藝術」「科技+文化」IP,為提升深圳光明文化軟實力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國內首個創投型青年戲劇品牌,深圳灣區青年戲劇季緊緊圍繞「青年」「原創」「粵港澳」三大關鍵詞,堅持以打造「青年戲劇人才聚集地」「青年劇目創作孵化基地」「青年創作劇目首演地」「青年演藝空間集聚群」為核心定位,以戲劇人才培育、精品創作與傳播交流為抓手,以建設「光明戲劇生活谷」為願景,持續推動深圳青年戲劇事業繁榮,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戲劇藝術交流合作,致力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青年戲劇品牌。
此前,深圳灣區青年戲劇季現已連續兩屆入選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鑄就行業標杆!首屆徵集全國140餘部作品,11支青年團隊帶來23場展演,6部作品斬獲創投機會,讓青年戲劇力量在灣區形成規模化影響;第二屆再攀高峰,吸引全國19個省市及港澳地區215部作品投遞,落地22場精品活動與9個頂尖大師班,聯動京滬港澳四地構建完整戲劇產業鏈,孵化出《覺達》《透明人間》等口碑佳作,「青年戲劇人才聚集地」的品牌標籤深入人心。
而本屆戲劇季迎來超給力加持——與中國煤礦文工團達成戰略合作!作為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國煤礦文工團將以深厚藝術積澱和頂尖藝術家資源為後盾,和光明區共同掛牌成立「灣區演出實踐基地(暫定名)」,共同推進「灣區創作採風基地」建設。未來將通過系統的創作扶持、劇目排演實踐,還有大師班、工作坊等活動,全方位提升青年戲劇人的專業技能,為灣區戲劇生態注入蓬勃動力。
六大核心板塊解鎖戲劇N種打開方式
本屆戲劇季精心策劃六大核心板塊。第一個是戲劇之「場」,以「遠處而來,近處生根」為概念,三部特邀大戲重磅登場。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廣陵絕響》入選2025年愛丁堡藝術節「聚焦中國」項目,該劇以嵇康與《廣陵散》的故事傳遞傳統美學,斬獲海內外媒體及專業劇評高度讚譽。中國煤礦文工團此次攜主創團隊來到深圳光明,依託光明科學城特有的科技、人文和生態資源,讓作品在光明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孟京輝戲劇工作室上演《夜色溫柔》,該劇改編自茨維格經典小說《恐懼》,是獨角戲女王黃湘麗「茨維格三部曲」的最終篇。作為先鋒戲劇代表作品,以獨特藝術表達解構情感與現實,延續孟氏風格的實驗性與詩意,帶來極具衝擊力的觀演體驗。孟京輝此次攜團隊來到光明,與觀眾進行深度互動,分享創作理念與藝術追求,讓這部先鋒作品在光明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綻放光彩。還有廣東粵劇院《倩女幽魂·愛》,該劇是新古典粵劇版經典改編,以廣東粵劇院中青年藝術創作者為核心創作團隊,立足戲曲傳統藝術,心懷現代審美品格語彙、思想價值傾力創作而成。作品聚焦人鬼相戀的「善與成全」,將傳統粵劇美學與當代舞台技術巧妙融合,重現千古愛情傳奇,盡顯嶺南戲曲的獨特魅力。
第二個是戲劇之「創」,「金鴿蛋」孵化,創意無界!全新升級的「金鴿蛋」青年孵化計劃創投環節,為優秀劇本提供從概念到舞台的全鏈條支持。深圳木偶劇院《千里走單騎》、轉石文化(北京)《正在吃草的羅西南多》、澳門文化藝術協會《地下室》三部入圍劇目,涵蓋現實題材、先鋒實驗、傳統創新等多元風格,將帶來專場展演。
第三個是戲劇之「外」,科學與藝術交融,嘉年華激活公共空間。今年「科學戲劇嘉年華」重磅來襲,跨藝術門類短劇結合深圳科學技術館空間展演,大型木偶巡遊串聯各個演出點,打造沉浸式、流動性的藝術狂歡,讓戲劇走進公共空間、貼近市民生活。
第四個是戲劇之「談」,思想碰撞,共話戲劇未來。其中「光明對話」板塊邀請業內大咖、專家學者和青年戲劇人,開展大師班、工作坊和「灣區戲劇研討會」,圍繞「灣區、青年、原創」深入探討,為灣區戲劇生態建言獻策。
第五個是戲劇之「融」,場內外共創,共享戲劇之光。「光與『我』的故事」物件故事劇場徵集、「我與灣區的故事」分享等活動,鼓勵觀眾深度參與,形成場內外互動共創的良好氛圍。
第六個是「戲劇盛典·灣區戲劇之夜」,將聚焦「戲聚·碼頭—青戲·源頭—大戲·遠航」環節,集中展示本屆戲劇季成果亮點,打造大灣區閃亮文化名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