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各參選人已轉入全面競爭狀態。周末期間,各區參選人紛紛落區展開宣傳攻勢。其中,香港島西選區的5位參選人包括楊哲安、陳家珮、黃秋萍、陳學鋒、郭偉强昨日齊聚南區,在香港仔成都道擺設街站展開宣傳活動。大家力拚政綱,並各自高呼選舉口號,聲勢浩大。不少途經街站的市民,分別與一眾參選人互動,並領取宣傳單張。有市民被問到選舉投票時,表示自己早已「心中有數」,到時會為自己支持的參選人投下一票。
參選人楊哲安的參選口號是「燃點中產希望,開創發展新機」。他期望日後能鞏固經濟支柱、提速經濟轉型,助力青年就業、發展新興產業,希望更上一層樓,令政府聽到更多香港市民的聲音。
參選人陳家珮表示,自己在南區服務已逾10年,期望將南區市民的聲音帶入立法會,為南區增添光彩。她期望日後盡快開展港鐵南港島線(西段)工程,以及香港仔隧道巴士專程站盡快投入服務等。
參選人黃秋萍的參選口號為「守正創新、實事求是、共融發展、築夢未來」。她期望爭取完善交通基建、打通區域脈絡,平衡發展保育、增強經濟動能,優化鄉郊建設、傳承漁港文化,捍衛婦女權益、釋放勞動潛能等。
參選人陳學鋒提到過去4年,他親身見證了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歷程。現時大家聚焦於完善施政細節,解決基層住屋問題、協助中小企業復甦、推動旅遊發展,從點滴做起,讓市民感受到生活的實際改善。
參選人郭偉强表示,他的競選理念是力爭公道,用心為民,同時不怕挑戰,迎難而上,遇強愈強,期望落實南港島線(西段)工程,活化香港仔漁市場,打造更好、更有活力的南區。
不少市民經過街站時分別與參選人互動,並領取他們派發的宣傳單張,了解政綱。多名市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較為關注南區的交通、環境衞生、街道平整等問題,並會將自己的需求分別告知參選人,期望持續得到改善。
李小姐對現時南區的交通及環境都非常滿意,希望他們在當選議員後亦不要鬆懈,持續關注每個地區的情況,精益求精,令地區愈來愈好,大家生活得愈來愈舒適。
街坊:按地區往績決定人選
吳姑娘認為,現時在田灣乘坐交通工具略有不便,尤其小巴班次較疏,容易錯過,希望日後能增加班次,讓市民從田灣到各區都更為方便。她提到,自己每次選舉都踴躍投票,將根據參選人過去在地區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一票,絕不會胡亂選擇。
譚小姐特別關注到華富邨重建,希望進度可以加快,從而讓更多長者原區搬遷,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提到選舉投票時,她表示自己早已「心中有數」,到時會為自己支持的參選人投下一票。
郭先生表示,自己對南區的環境及交通都非常滿意,認為許多地區人士都服務得非常好,會根據各參選人及其團隊過去的成績而投票。
港島東參選人太古造勢 爭向街坊展政綱理念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妍伶)港島東選區出現「5爭2」的激烈角逐,5名參選人吳秋北、李清霞、郭浩景、植潔鈴及阮建中,昨日在太古康山道擺街站造勢,他們各自聯同義工團隊,向市民展示自己的政綱理念,與街坊交流、闡釋政綱,力爭選民支持。
力爭港鐵入小西灣 便利居民出行
身為工聯會會長的吳秋北昨日現身街站派發宣傳單張。被問及如何鼓勵青年發展,讓青年富起來,他認為當區至少有三大發力點:
第一,重視經濟,東岸板道環境優美,時常有市民晨運,可放寬小販經營,提升當地居民就業及收入;
第二,重視醫療衞生服務,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第三,重視教育,資源傾斜給有需要家庭,未來會爭取基層家庭開學津貼。
吳秋北又提到東區道路狹窄,易造成堵塞,會力爭港鐵入小西灣,解決當地居民出行問題。同時,部分屋邨道路亦要拓寬,以供巴士可入屋邨接載市民,吳秋北強調會借鑑過往經驗,通過不同途徑推動政策落地。
「對於青年而言,『機會』最關鍵。」來自民建聯的東區區議員植潔鈴表示,要發展當區經濟,要思考如何為青年提供機會,這也是她的政綱重點之一。以港島東海濱為例,要吸引諸如市集等商業活動在海濱舉行,刺激經濟;另外,當區有諸多歷史特色旅遊點,可以加以利用,令港島東發揮文化底蘊作用,從而創造更多機會,「無論是青年就業機會,抑或是振興當區經濟機會,各方面都有得益。」
在區內交通方面,植潔鈴指,隨着當區房屋或人口發展,交通承載力有機會超出負荷,她會密切留意當地交通堵塞黑點,檢視能否以新穎方式解決。
盼支援港青「四業」發展
同樣來自民建聯的東區區議員李清霞表示,期望特區政府聯同社會各界,創造出有利於本地青年的學業、就業、置業和創業「四業」發展的條件。交通方面,李清霞關注小西灣往返將軍澳132區、137區的鐵路交通網建設,「小西灣長期缺乏交通設施,隨着將軍澳132區和137區發展,當地預計有13萬人口居住,若有鐵路來往小西灣,不至於大部分人流都途經北角,相信可以發揮分流作用」。
她認為,港鐵作為專營公共交通的企業,不應過於看重收入和業績,「要有社會責任」,並以早前將軍澳線故障為例,指港鐵因為事態嚴重才選擇發放一次性車票回饋給市民,認為「相關機制應寫入文件,方便日後同類事故不幸發生時可以採用」。
關注區內交通堵塞問題
新民黨東區區議員郭浩景表示,社會需要有足夠多產業,以供青年一展所長,「不是個個都要做醫生或律師,而要百花齊放」。他指,今年9月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已提出要發展多項產業,未來各界需要關注「如何真正落實」,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對區內交通堵塞的問題,郭浩景直言「不容易解決」,但易做的部分在於加強交通執法,例如嚴抓違例泊車,「若原本雙線行車道被車輛違停,變成單線行駛,只會令問題惡化」。他建議政府加強使用科技執法,以減輕警隊在前線執法人員的開支。
「青年富起來,與香港經濟息息相關,」自由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強調,各行各業正面對轉型的壓力,必須重視香港中小企業發展,「搞好本地經濟,改善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是首位。」
對區內的交通疏導措施,阮建中說,自己一早就關注當地擁堵問題,曾經的北角半山國際學校眾多,私家車接送學生令原本15分鐘車程經常塞至一小時,自己則利用兩年時間,得以聯同運輸署、教育局及警方等部門,成功推行國際學校學生強制搭乘校巴政策。
九西參選人廣蒐民情 冀市民力挺港隊健兒
(記者 黃子龍)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如火如荼進行中,眾參選人正全力爭取議席,恰逢第十五屆全運會眾健兒也在力爭獎牌。九龍西選區參選人鄭泳舜昨日舉辦「共築未來·躍動九龍西」迎全運巴士巡遊活動。巴士巡遊活動走訪深水埗社區,途經多個主要公共屋邨與私人屋苑,沿途向市民派發全運會比賽日程單張,鼓勵市民親臨觀看香港賽區的賽事,並積極支持本港運動員。
冀更多大型體育盛事落戶港
鄭泳舜昨日聯同支持其參選的社區領袖、運動員、地區人士、青年及少數族裔人士,共同呼籲市民為本港運動員加油打氣。他表示,像全運會的大型盛事不僅能推動體育產業,還能促進地區經濟,希望未來4年有更多大型體育盛事落戶香港,而他會進一步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
參與巴士巡遊的東京奥運乒乓球女團銅牌得主李皓晴表示,作為運動員期間,不時體會到資源不足而未能取得理想成績,但自鄭泳舜擔任體院副主席以來,一直幫助運動員爭取資源,使香港運動員的表現日益提升。她亦讚揚鄭泳舜一直鼓勵市民養成多運動的習慣,並在社區舉辦適合不同背景和年齡層的活動,在社區注入強身健體的文化。
前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亦說,巴黎奧運後,社會普遍認為運動員的福利不足。他讚揚作為體院副主席的鄭泳舜,持續努力改善運動員的福利,使更多運動員能夠將體育視為職業。他相信,在鄭泳舜的推動下,無論是社區還是整體體育界,未來的發展都將愈來愈好,讓更多運動員為香港作出貢獻。
同區參選人梁文廣昨日上午到長沙灣一帶的酒樓及街市,又與李鄭屋邨、麗安邨、麗閣邨、美孚及青山道一帶的街坊交流。不少街坊反映對社區設施的關注,尤其是街市環境。
同區參選人劉愛詩在社交平台表示,過去18年在社福界的經驗,她親身接觸過社會不同階層的市民,最讓她難以忘懷的,莫過於劏房家庭的居住環境。推動「過渡性房屋」確實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
同區參選人關煒曦前日在社交平台表示,參選立法會選舉是希望將過去在地區聽到的市民心聲和其間保持學習的理論知識帶入立法會,切實從政策層面為市民緩解面對的困難和各種所需。
同區參選人龐朝輝前日上午到太子一帶與居民打招呼,下午在旺角一帶街站,傍晚到旺角辦事處與小朋友見面,再在美孚繼續見街坊,聆聽各階層的聲音。
相關閱讀:

0 / 255